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专题>热点专题>

抗日战争感受

热点专题 阅读(1.67W)

抗日战争纪念日到了,我们再一次认识了抗日战争,你对这场战争有什么感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感受,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感受
抗日战争感受篇1

早先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度,就现在来看,对人类事业影响最大的技术之四就是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是这样的一个强盛的国家为什么会被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1/25、人口只有中国的1/8的弹丸岛国日本侵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而且在1932年日本侵占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且提出了“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并且狂称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征服中国。日本在上个世纪竟敢肆无忌惮的发动入侵,这不禁使我们想问为什么日本敢入侵中国?中国人们难道真的不行吗?

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也显赫一时,也曾经出现过景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荣华让统治者冲昏了头脑,盲目自大的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不愿意去对外开放去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一味的闭关锁国,完全脱离了世界的步伐,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而日本却不断的吸收有用的技术为自己的国家的发展服务。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现代化生产发展迅速,很快成为亚洲最现代化的国家,也是亚洲最强的国家。在技术方面中国明显落后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屿小国,资源贫乏,又有在1920xx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尽快摆脱危机,日本选择地域临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又落后的中国,并不断加快侵略的步伐。

正所谓出师有名,为了更快的侵入中国,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实施“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策略,建立“满洲国”政权提出“大东亚共荣”口号,而先前的中国由于处于封建社会,思想受到限制,而且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人民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国民素质较低,而这时的共产党刚起步,加之日本先入为主,共产党的政策方针难以在群众中展开,就在这种状态下,肯定有一部分人失去理智,甘愿认贼作父为其服务。由中国人来劝说中国人支持日本在中国的统治,为日本在中国更好的统治提供了保障。

再看中国内部,多次的战争失败让中国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的条约,大量白银外流,此时的中国就好比一个少粮食的饥饿的人,粮食不断被人抢走,又加重了自己的饥饿,如此循环岂有不败?并且一次次战争失败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的勇气,战斗力下降。不仅如此中国近代处于长期军阀混战,不能形成一股力量,就在最后关键时刻,蒋介石不顾民族安危,只考虑个人利益,毅然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的侵略,他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是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这种态度是日本侵略者更加无所顾忌的用武力大规模进攻中国,殊不知唇亡必齿寒。

从种种迹象看似中国处于劣势,难道中国人民真的就没有实力了吗?国就不能胜利了吗?答案是可以,我们有实力。就像宋庆龄年轻的时候说过的那样,当时的中国虽然在沉睡,就像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但始终有一天会醒来,一旦醒来,将会震惊世界。日本也是因为自己太有优势,从而忘乎所以,所以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却忘记了很正要的东西,那就是中国有悠久的爱国传统。虽然蒋介石不抗日,不代表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不抗日,不代表十三路军总指挥杨虎城没有爱国心。正是两位爱国将领的支持,是我们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中国是一个多难兴邦的国家,正是因为受到如此的挫折,这些耻辱教育我们,是我们知道一味的退让只能出处处于下风,只能受欺负,我们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这使我们的爱国情怀日益高涨起来。而我们经过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民主科学意识更加浓厚。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的,而中国自卫战是正义性的。

在另一方面,毛泽东也指出“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的对比,还是人心向背的对比”。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者的天下”,唐太宗也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泰国他信就是指这一点,所以他给人民的利益非常大,就算最后查出他有问题,但是他出任的支持率还是很高。就抗日战争来看,我们的游击队伍在56个民族中展开,看似一盘散沙,但是我们却有统一指挥,有同一个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七七事变”日本妄图破坏中国统一战线根基,这却促使我们抗日战线的形成。所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乎所以,因为我们是处在一个在国家实力做后盾的相对和平时期,一旦实力弱了,必然会受欺负。古代孟子就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也要居安思危。所以我们要永远记住历史,不忘国耻,因为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落后就要受歧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人人都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学好自己应学的一切。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个人力量不代表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不抗日,不代表十三路军总指挥杨虎城没有爱国心。正是两位爱国将领的支持,是我们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中国是一个多难兴邦的国家,正是因为受到如此的挫折,这些耻辱教育我们,是我们知道一味的退让只能出处处于下风,只能受欺负,我们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这使我们的爱国情怀日益高涨起来。而我们经过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民主科学意识更加浓厚。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的,而中国自卫战是正义性的。

在另一方面,毛泽东也指出“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的对比,还是人心向背的对比”。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者的天下”,唐太宗也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泰国他信就是指这一点,所以他给人民的利益非常大,就算最后查出他有问题,但是他出任的支持率还是很高。就抗日战争来看,我们的游击队伍在56个民族中展开,看似一盘散沙,但是我们却有统一指挥,有同一个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七七事变”日本妄图破坏中国统一战线根基,这却促使我们抗日战线的形成。所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乎所以,因为我们是处在一个在国家实力做后盾的相对和平时期,一旦实力弱了,必然会受欺负。古代孟子就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也要居安思危。所以我们要永远记住历史,不忘国耻,因为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落后就要受歧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人人都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学好自己应学的一切。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个人力量很小,但我相信积小流成江海,我们的祖国便会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很小,但我相信积小流成江海,我们的祖国便会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抗日战争感受篇2

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毛泽东曾以气吞山河之势向世人宣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以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走向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良好开端。一个民族要走向振兴,就必须挣脱枷锁走向世界,争取国际荣誉,争取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不仅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更重要的是自身地位空前提高,具体表现在:首先,废除了不平等条约。1942年10月9日,英美政府分别通知中国政府,声明愿意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

之后,经过谈判,于1943年1月11日完成了中美、中英新约,并于是日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字。英美两国取消不平等条约,促使在中国享有特权的国家仿效。其次,收回了大部分失地。由于战争的胜利,不但收回了抗战以来被日本侵占的大片领土,而且光复了已被日本割占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除了香港、澳门外,一切由帝国主义租借或占领的领土均被收回。

外国列强攫自中国的殖民地,终又回到祖国怀抱。再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得到加强。1942年1月1日,中国以重要成员国的身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作为战争中的三个大国之一与英美共同参加了开罗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研究与确定对日作战,处理战后日本问题的重要会议。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由中、苏、美、英4国发起,邀请《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和参加国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制宪会议。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而载入史册,中国还成为这个最广泛的国际组织的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实现了自民国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统一与团结,这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前提。一个民族要走向振兴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民族的大团结。抗战前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各种政治势力。除了国共之间的对立和战争外,还有国民党各派系之间,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实力派之间的斗争,地方实力派相互之间也是你争我夺,混战不已。在山河破碎,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各种政治力量、各个阶级终于摒弃成见,共同团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民族敌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我振兴。国共两大党的合作是全民族团结的关键。

国共两党原先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但在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中国共产党主动改变策略,一再提出团结抗日的主张,并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不惜作出重大让步。国民党开始则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但在国内外各种力量的作用下,终于接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共产党一起战斗,形成中国军队一致团结在抗日大旗下共同对敌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得到锻炼,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政治威望空前提高,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主要领导力量。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一致奋起,开展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不久,中国共产党制订并发表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必须发动全民族参加抗战的完全正确的全面抗战路线。

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从斗争的实际出发,提出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关门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作用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立的原则,表现了一个成熟政党的睿智。抗日战争造就了我国一代科技人才,他们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宝贵财富。大批科技人员聚集战时大后方,埋头苦干,潜心科研,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巨大的爱国与献身热情,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抗日战争造就了整整一代科学人才。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周培源、吴大猷、严济慈、卢嘉锡、苏步青、华罗庚等业务骨干逐步成为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自己潜心钻研,而且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李四光带领科研人员对广西、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及江西、福建等地区地质矿产进行实地考察,并采集标本,还绘制出广西二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在“研究工作毫不正常”的情况下,写出专著《多原分子之结构及其振动光谱》及19篇论文,进行了光谱学实验。浙江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抗战期间发表了近40篇抗日战争感受,地理学、气象学、物理学等学科研究都取得较大进展。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昭示我们:中国人民既然能以艰苦卓绝的努力,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新的振兴。

抗日战争感受篇3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感受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常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20xx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20xx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20xx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