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专题>政企专题>

在“定量”中采掘“变量”—— —非战争的“石油危机”解决之道

政企专题 阅读(1.5W)

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空中打击,海湾战争全面爆发。引发这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局部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石油。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源,石油作为目前科技手段下最主要的能源,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在石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石油危机,战争显然不是好的选择。

在“定量”中采掘“变量”—— —非战争的“石油危机”解决之道

随着发现和生产剩余油气资源的难度日益加大,发现的油气田规模变小,储量的品质变差以及维持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气田的稳产越来越困难,石油企业纷纷把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信息管理作为提高勘探开发效益和获取更大利润的主要突破口。中国的人均石油资源量和人均产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3%和21.4%,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

储量枯竭 ——危机中的it商机

在石油工业140多年的历史中,无数次有人预测石妥试醇唇萁撸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个个禁区被打开,一个个所谓的上限被突破…?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直到今日这句话依然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物资能像石油这样,其价格的每一次微小波动,都能令各国首脑高度关注,并立即在世界各大股市中体现出来。石油作为维持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血液,已经成为各国决策机关所考虑的战略性问题。石油作为一种资源从根本上来说是有限的,是个定量;但如何估计这一资源的大小,如何定位油田的具体位置,如何提高开采效率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却是个变量。正是这个变量为解决石油危机带来了希望,也为it企业带来了商机。

储量有限的危机

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现在已经可以做到石油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结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供需矛盾又开始日益突出。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国,每年石油进口量递增1000万吨左右,并且逐年加大。2000年中国进口石油7000多万吨,花费近200亿美元。以1999年我国石油产量1.61亿吨计算,预计今后10~15年内,如果油田勘探方面没有大的发现或开采技术上没有重大突破,中国石油年产量不会有明显增长,只能维持在1.65亿~l.7亿吨。这样,到2015年,中国石油年产量将不足年需求量的一半。而当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量超过总需求的一半时,世界上有关石油的任何波动都将对该国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石油危机”对中国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的假说,石油工业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寻找一条有效的化解危机之路。

it带来的希望

当今世界石油工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规模人海战术早已不再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显现出巨大的威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对石油工业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剑桥能源研究会1996年曾研究指出,影响石油工业发展最深的5项前沿信息技术是:万维网(www)、光电子(photonic)、数据仓库(warehouse)、面向对象技术(object technology)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

如今,这些信息技术已经被世界上一些大型石油企业广泛地应用到石油工业的各个环节,对石油企业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石油工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石油行业是我国最早大规模应用计算机的行业之一,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计算机,今天的石油工业是不可想像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建新对记者介绍说:“比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打井的成功率,降低勘探开发的投入风险。一套勘探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大约需要500万美元。但是我们打一口井,普通的需要300万元,在西部可能需要七八千万元。如果测井技术和随钻信息采集技术跟不上或出现失误,这口井就血本无归了。” 巨大的投资为的是丰厚的回报,在高额投资风险的背后是更大的勘探开发的风险,相比之下,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就显得非常划算了。

当然,信息化的概念绝不是仅仅在软、硬件方面有所投资,它将在石油工业的各个环节和包括管理等各个层面上引发出深刻变革。就如同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样,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要找到方向,石油信息化就是解决石油危机的一个方向。于是,在认识到石油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之后,中国石油工业开始了向信息化大规模进军。

推进方式 —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

“集团公司重组建制前,我们的信息化工作是整体推进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1991年前后,在许多行业还不清楚internet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应用了。集团公司重组建制后,分成4部分:股份、存续、专业和海外,由于没有统一领导,没有统一协调,我们已经4年没有开全行业的信息工作会了……”

在北京中石油总部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与陈建新进行了一番长谈。陈建新在石油行业工作了30多年,对石油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陈建新认为,目前中石油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统一,而且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石油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时,中石油的信息化建设做得比较好,进度很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石油行业有这方面的需求,石油行业需要信息技术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 二是领导重视,公司领导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把信息化当做首要任务来抓; 三是统一推进,从上到下层层落实,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所以,那时我们的信息化建设要强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但是集团公司重组建制分成4部分后,同时又取消了集团一级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于没有统一领导,没有统一协调,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落在了中石化的后面。”

统一推进的整体优势

对于信息化建设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石油行业,陈建新认为,无论是从行业自身特点出发,还是从历史经验中总结,“统一推进”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不统一,各个单位独立进行,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势必形成许多信息孤岛。在各个单位的信息孤岛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就谈不上进行信息共享。不能进行信息共享,就无法有效利用资源,无法对决策形成有效支持。“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很难想像不能进行信息共享的信息化建设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

在没有整体推进和协调的情况下,中石油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复建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油股份)脱胎于中石油,许多地方把原有的资产一分为二,优良的整合后归了股份公司,剩下的划为存续部分。例如,大庆油田原来有一个信息中心,现在成立了两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于是两套班子互不相干,人员和设备的重复自然不可避免。“土哈油田原来有一套网络,运行得很好,重组后划归存续部分。现在股份公司在土哈油田又建了一套网,完全重复,没有必要。”陈建新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表示了对重复建设的反对:“由于没有统一推进,许多系统建设面临撞车。例如,我们正在进行集团公司的电视会议系统二期建设规划,作为集团公司,电视会议系统自然要覆盖4个分公司,但是现在中油股份也在搞电视会议系统,由于没有统一协调,这种情况就很难处理。还有电子商务平台,中石油作为母公司已经有一套很好的基础设施了,中油股份还是又搞了一套,这一点我不赞同。”

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目前中石油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发展非常不平衡。重组改制后,集团公司的信息中心没有了领导职能,于是地方分公司开始自发地建立自己的信息中心。在这些自发建立的信息中心中,有的资金到位、人员到位、管理规范、规划合理,目前建设得比较好;但还有一部分是匆忙上马,对信息化缺乏充分的认识,看到别人有,于是自己也搞,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浪费了有限的资源。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信息很难共享,对集团公司来说,就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来源,无法对集团公司层面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现在只能各管各的部分,对整体信息化建设情况无法掌握。”陈建新无奈地告诉记者,“存续部分只能管理自己的信息中心,比如大港等;股份公司也只能管理自己的信息中心,如辽河等。双方都只能管理一半,相互没有领导职能。”

陈建新认为,技术不是主要的,搞好石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中心是“统一”,即统一推进、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灵魂”。

民主与集中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绝对的、极端的“统一”显然不会是最佳的选择。正如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领导下的民主,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因此,陈建新表示:“我所说的‘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中油股份是上市公司,对信息化建设肯定有自己的需求,从某些方面来说与集团公司有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集团公司作为中油股份的母公司,与中油股份的终极利益是一致的,双方都是国家财产,所以,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是绝对不对的。无论如何,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资源有限,石油行业要发展,要进行信息化建设是经不起折腾,也经不起浪费的。”

凡事都有一个“度”,“统一”绝对不是一管到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度”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哪些应该统一?哪些应该放开?对此,目前中石油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作为一个企业用户,中石油推进信息化的方式无疑会影响厂商的市场策略,那么,作为参与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it厂商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对此,世界最大的石油服务公司之一斯伦贝谢中国公司geoques的有关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国外有一家国家石油公司,在进行项目招标时其负责人明确向斯伦贝谢的竞标人员表示:如果能得到一定回扣的话,他愿意把项目交给斯伦贝谢来做。斯伦贝谢的竞标人员委婉地表示拒绝,希望能公平地参与竞争。结果该负责人把项目交给了另外一家公司。两年后,该项目耗资巨大,但毫无进展,于是,该国家石油公司的继任负责人中止了与那家公司的合同,并请斯伦贝谢公司来完成该项目。 讲完故事后,他说:“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并且非常顺利。所以,我们只希望能有一个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这样,不但有利于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降低石油企业资金投入的风险。”

中石油是鼓励参与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保证公平竞争?除去国家法律和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外,是否有一套合理的体制和严格的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管机制也同样重要。绝对的“统一”就不会培养竞争的环境,同样,无约束的“放开”也不会产生合理的公平竞争。所以,“统一”应当是“放开”基础上的统一,“放开”是在“统一”规范下的放开。因此,对于行业主管领导来说,光有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对信息化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要能从全局出发,正确把握统一的力度与深度,合理控制放开的方向与范围,从而才能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找到合适的推进方式。

扬长避短 —石油信息化的艺术

石油信息化因其巨大的市场和充裕的资金而成为一块肥美的蛋糕,对其垂涎欲滴的人有许多,但最先进入并获利丰厚的都是一些外国公司。从ibm到西方地球物理公司再到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各个公司纷纷从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如果单从硬件机器的应用来看,赢家无疑是ibm,但行业信息化的市场不仅仅是硬件,还包括各种软件以及服务等相应市场。在这些市场中,不同背景和实力的公司采取了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并形成了一定的游戏规则。

高门槛的方法研究

石油行业应用软件对it企业的要求与一般的行业不同,除了对行业的了解之外,从应用的角度来讲还需要掌握大量的石油专业应用技术。对此,斯伦贝谢中国公司geoquest中国区经理武世国向记者表示:“斯伦贝谢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石油服务的企业,我们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丰富的经验,从勘探到开采再到管理,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技术与服务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拥有的技术决不仅仅是it技术,而是it与石油专业技术的结合,在石油专业技术方面我们拥有大批的专家学者进行方法研究,这种综合技术实力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正是因为一般公司不具有这种方法研究的能力,所以,如果单从大型综合软件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市场长期被国外软件垄断着。对此,陈建新感慨地说: “方法研究是真正的金矿,一套没有独特算法和方法的系统是卖不上大价钱的。1980年左右,我们花费4300万美元从ibm买了一套系统,其中硬件占1/3,软件占1/3,服务占1/3。这里的服务就是指由ibm从美国派人来进行操作,控制室里都是ibm的人,不允许我们的人进去。听起来很可气,可是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所以没有办法。因此,信息技术一定要和方法研究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更有价值。”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

方法研究固然重要,但没有研究基础的企业就没有机会进入石油领域吗?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原地球软件公司)总经理刘超颖认为: “任何一个进入石油市场的公司肯定要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公司的优势就是应用技术,这种应用技术来自于长期研究的结果。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由于脱胎于物探研究院,目前拥有大批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说从应用技术上我们与国际是同步甚至是超前的。”这种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带动着应用软件的发展。“到1995年底,我们先后推出了地震数据处理系统grisys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系统gristation,这些软件结束了我国国产石油软件仅仅是单纯的模块化简单开发的历史,表明我国已经具有开发大型复杂综合应用软件的能力。对于国内的一些小型公司来说,由于不具有这种研究能力,不能开发大型综合应用软件,但可以开发一些简单的应用功能模块,然后挂接到大系统上,这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小的功能模块虽然小,但还是需要在一定的石油专业研究基础上才能完成,对于it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型it企业,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样,在对石油行业进行深入了解之后,精明的it企业发现了一座金矿——石油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之路

尽管从2000年以来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纷纷合并、转型、破产,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石油电子商务的热情,因为与倒闭的网站不同,这里有实际的可盈利基础。首先,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产品特性和服务特色决定了大多数石油企业的商务活动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的,这是进行b2b模式电子商务的基础;其次,石油企业的商务活动跨地域性强,甚至许多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有进行石油电子商务的强烈需求;最后,石油工业贸易活动金额巨大,仅中油股份2001年采购预算支出即为500亿~600亿美元,有进行b2b电子商务的巨大的市场基础。

既然已经看到了好处,再袖手旁观显然说不过去。首先,原有网站基础的自然不能落后。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为“成为进入中国的门户”的独立的石油石化网站世界石油网(),于2000年11月隆重推出英文版的中国石油网()。对于石油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国石油网的执行总裁邱建杭认为,由于中外语言和商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石油行业的涉外电子商务发展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中国石油网将致力于建立一个互动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外石油石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其次,没有网站基础,但是有资金又有行业背景的自然也不会坐失良机。2001年7月6日,经过半年多筹备,号称“投资规模居国内同类网之首”的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电子商务网站()运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能源一号网是由中油股份建立的石油石化行业大型电子商务门户网站。该网站的主要股东有中油股份、中石油、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等。据称,当天网上交易金额达1.3亿元人民币。该网站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立志成为提供完善服务、高增值、高质量,采用先进安全技术的全球石油石化行业电子交易市场,成为高效、独立、公平的b2b交易平台。

有基础、有资金、有行业背景的都快乐地奔向电子商务了,其他的人怎么办?对此,中国石油在线()的运营商北京石油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周成当博士感触颇深地说: “我们在网站设立初期,也想建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但后来很快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在中石油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情况下,他们不会到我们的平台上进行交易。据一位中石油的朋友透露,他们内部有规定,必须到自己的网站上进行交易。所以,我根本就无法与他们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竞争,实际上也谈不上什么竞争。为此,我们及时调整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全力为企业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资源整合、网站建设、技术支持等信息技术服务。”周博士认为,这是中国的国情,虽然短期内无法改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领导意识的提高,公平竞争的氛围终将会出现,只是企业要发展,不能坐等这种氛围的到来。

信息化建设除了在技术层面引起流程和方法的变革外,在管理的层面上也会带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这种变化越大,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阻力也会越大。由于中国的国情和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石油信息化建设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无论如何,信息化建设都是中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