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工作方案>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4篇大纲

实施方案 阅读(3.04W)
本文目录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国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国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芹池镇联合校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4篇大纲

关于开展国小教师课堂教学团体赛的

实 施 方 案

为了全面提高我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学习新课标、锤炼课堂教学基本功为抓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力实施有效教学,根据县局教研室关于开展国小教师课堂教学团体赛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目标,着眼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223工程”,促进全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从而达到全镇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二、领导组

组 长:王红兵

副组长:张国平、武文宏

成 员:李吴宾、张虎瑞、郭国庆、曹海龙、张松明、

张跟社、苏爱萍、薛天瑞、段国锋、胡晋锋

三、竞赛时间

学校初赛:3月9日—20日。各学校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所有教师人人参加,在此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联校评选。

联校评选:3月21日—27日。联校在各校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参评教师进行评选,最后确定出三名教师与县局随机确定的我单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三名教师一起组团参加县局举办的国小教师课堂教学团体赛。

四、参赛学科及组团方式

1、县局随机随机确定的学科及人员:根据我镇xx年拉网式听课报县局的名单由县局随机确定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三位教师。

2、其余学科及人员的确定:学科: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综合实践、地方校本。各学校在全员赛讲的基础上从这些学科中确定一名参加联校评选。联校将从中评选出三科三位教师。

3、组团参赛的学科及人员:以上科目为联校组团参加县局团体赛的科目,联校将评选出的三科三位教师和县局随机确定的三科三位教师一起作为联校参加县局团体赛的人员。

五、竞赛和评分办法

联校将在各校推荐的基础上实行分学科进行同课题课堂教学比赛,提前一天定课抽签,由联校人员和部分校长组成评委组现场评分、公布结果。

六、几点要求

1、各校校长要站在为教师负责,为教师的终身发展负责的高度,认真组织本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锤炼,锤炼出精品课,同时组织好本校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结束后于3月23日前将学校课堂教学大比武结果、活动小结、推荐教师名单及课堂教学设计报联校办公室。

2、各教师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要以比学赶帮的思想,勇于展现自我的精神风貌来对待此次活动,争取进入联校组团名额参加县赛。

附:课堂教学评价表

二○一○年三月九日

国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课堂教学实施方案(2) | 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以“始于学生需求,终于学生满意”为宗旨,以“快乐学教、张扬个性、共同成长”为目标,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为基本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构建国中课堂教学新模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二、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课改理念的载体,也是实现课改理念的抓手,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通过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让已懂得课改理念的教师,把课改理念变成实践的行为;让不完全理解课改理念的教师,能够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目标与课堂效果。

根据国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三种课型,即学导课、拓展课和讲评课。在此基础上,增设每周一练,供学生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一)学导课流程及基本要求

1、学导课流程:任务导学——互助合学——师生答疑——达标检测——配餐作业。

所谓任务导学,是指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进行有针对性、计划性的独学。

所谓互助合学,是指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起到“兵教兵”“并带兵”“兵强兵”的作用。

所谓师生答疑,是指在独学、对学、群学的基础上,针对学习过程中还未解决的问题与困惑,通过师生共同展示的方式予以解决。

所谓达标检测,是指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利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

所谓配餐作业,是指学导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精选不同层次要求的题目,供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完成,并对当堂所学内容予以巩固。

2、学导课基本要求:

(1)任务导学环节(20分钟)

教师的任务

①、出示学习目标。要依据“课时目标具体化,具体目标行为化”的原则陈述学习目标。

②、创设教学情境。注重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联系,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③、进行学法指导。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想、怎样练上。

④、布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主要包括:看什么,想什么、记什么、写什么、练什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同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

⑤、提出探究问题。问题设计的原则:以学科问题为基础,以学生问题为起点,以教师问题为引导。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合作、互动)化。

⑥、提供学习资源。补充材料、微课等。

学生的任务

①、独学的流程:看与画——写与记——想与做——标疑惑。

②、独学的方法:“裸学”(自己看)——助学(借助工具书)——记学(不看资料记忆)——量学(学会举一反三)。

③、独学的要求:学生独学时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翻动书本、练习本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独学过程中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遇到与己无关的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要尽力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答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书写要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

在独学阶段,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留意学生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收集独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分析产生障碍或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在独学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独学时的状态(态度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在起步阶段的独学环节,教师要做好由教读向自读的过渡。

(2)互助合学环节(8分钟)

教师的任务

①、提出互助合学的基本任务。

②、关注各小组互助合学的进展情况。

③、在起步阶段,每节课至少深入一个小组进行互助合学方法的指导。

④、在巡视过程中,对各小组互助合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予以解答,不能解答的留给后续环节解决。

⑤、掌握各小组互助合学的亮点,为师生答疑环节做好准备。

学生的任务

①、对学与群学,可以合称为“合学”。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②、对学的流程: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对学的方法: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互相提问)——对查(互相检查)。

③、群学的流程:帮学——合学——研学——提出班级讨论问题。群学的目的:解决个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④、合学注意事项

第一,组内合作交流,必须依据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对子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小组交流: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

第二,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第三,组长负责选择适合本组的合学形式。形式一,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形式二,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形式三,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形式四,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形式五,独立思考,争议讨论。

(3)师生答疑环节(7分钟)

①、答疑的内容。要针对共性度高的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答疑,比如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典型题等问题。

②、答疑的方式。念答案,讲思路,谈感悟,说规律。

③、答疑的要求。

第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疑,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第二,在答疑过程中,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倡组与组、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抗、辩论和质疑。

第三,能让潜能生答疑的尽量不让优等生答疑,能让学生答疑的教师尽量不去答疑。

第四,学生答疑后,教师要采取肯定、否定、完善、解疑的方式进行及时校正。

第五,在答疑的基础上,要注重方法的总结、规律的探寻、学习的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成果等。

(4)达标检测环节(5分钟)

基本要求:

①、检测要针对本节课基础性学习目标进行。。

②、检测形式要符合国中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可以是背诵,也可以是默写,也可以是做题。

③、教师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简单的口头评价。

(5)配餐作业环节

基本要求:

①、每个学导课都必须留有相应的配餐作业,量要控制在学生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

②、配餐式作业的题目,要符合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精心筛选,要有一定得层次性,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③、布置的配餐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收集存在的问题。

(二)拓展课目的与基本要求

所谓拓展课,是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限时性训练,旨在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1、拓展课的流程:发放题单——独立完成——合作纠错——收集问题——跟踪练习。

2、拓展课的要求:

(1)拓展课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训练课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取、训练过程中的组织、调控及存在问题的处理。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程度上。

(2)训练的内容要以当前所学为主,要突出即基础性、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所谓基础性,是指训练的内容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主;所谓针对性,是指训练的难易程度既要考虑教学大纲要求,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及时性,是指训练课与学导课时间间隔不宜过长。所谓实效性,即指训练课必须要有明确的达标意识(不仅要看让学生做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做了以后的效果怎样)。

(3)训练目的要立足于知识的识记、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上。

知识识记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在要求方面有初步了解、准确表述、概括性表述、完整性表述等。

知识理解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要求方面有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熟悉知识的基本用途、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知识的应用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要求方面有能不能做、会不会做的问题,也有做的是否熟练、是否准确的问题。从训练的复杂程度来看,一般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方面。

(4)训练的方式原则上要以题单形式进行,训练的量要控制在大多数学生30分钟内能够完成。题单由备课组集体商讨后确定,并提前交付文印室印刷。

(三)讲评课任务与基本要求

讲评课的任务:解决平时遗留的问题,包括配餐作业与周练中存在的问题,注重知识的整合,注重规律与方法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讲评课的目的:通过解决问题,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记住,哪些核心概念或基本原理没有理解,哪些方法还没有掌握。然后在配以必要的练习予以巩固和落实。

教师要撰写教学设计。具体要求详见《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三、实施步骤

1、策划准备阶段:xx年8月

(1)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起草《国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组织国中教师就课改意义、课改理念、课堂操作三个方面内容的进行专题培训。

(3)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交流,每位教师撰写一节学导课的教学设计,并就此进行说课。

(4)以备课组为单位,做好第一周课堂教学的有关准备。

(5)完成各班学习小组的划分工作,并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习观念、学习方式两个方面的培训。

2、尝试运行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

仅限于七年级、八年级年级,九年级年级可参照此方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度变革。

(1)每位教师从一开始都要采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研讨课。各备课组提前将研讨课主讲人、内容、时间、地点上报级部。

(3)从第二周起,由教科研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帮助教师解决疑惑与不足。

(4)每周召开一次教学诊断会,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由各备课组汇报课改的进展情况,交流体会与困惑。

(6)期会考试前,召开本阶段课堂教学总结会。

3、达标过关阶段:xx年10月——学期末

仅限于七年级、八年级年级,九年级年级可参照此方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度变革

(1)教科研中心依据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制定达标课评价标准。

(2)组织教师学习达标课标准,在级部统筹安排下,每人准备一节学导课,并将达标课时间、内容、地点上报教科研中心。

(3)由教科研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

(4)学期末,每位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在此基础上,召开经验交流会,并对达标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表彰。

4、总结完善阶段。xx年2月-xx年6月,

(1)在达标课的基础上,利用假期召开国中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2)总结一学期以来的得与失,逐步完善三种课型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

四、保障措施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观念转变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重点。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通识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改的意义与理念。

(2)通过课改的实践活动,使广大教师逐步感悟到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3)通过教学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得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

2、合理使用学科课时

(1)七年级年级:

语文:学导课4节,阅读课1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数学:学导课5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英语:学导课5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生物: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政治: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历史: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地理: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2)八年级年级:

语文:学导课3节,阅读课1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数学:学导课4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英语:学导课4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物理:学导课3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生物: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政治: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历史: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地理: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3、认真撰写教学设计

(1)学导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具体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预设问题的解答、达标检测题、配餐作业、教学反思。格式为:

任务导学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布置学习任务。主要陈述让学生看什么、做什么、想什么等。

第三,提出学习要求。通过口述的方式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程度作出明确规定。

第四,留有一定空白。收集该环节出现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助合学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互助合学的内容。主要说明,针对哪些学习任务进行合学,什么内容采取对学方式,什么内容采取群学方式。

第二,提出合学要求。

第三,陈述本节课重点指导的学习小组和指导的内容。

第四,留有一定空白。记录该环节出现的行为问题和存在的只是或方法问题。

师生答疑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对准备答疑的内容做出预设。包括哪些问题将进行重点答疑,以及答疑的内容、答疑的主体;除此之外,还有方法、规律、启示、感悟等方面的总结。

第二,记录好生成性问题,并说明是否在课堂上加以解决。

达标检测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检测目的。

第二,检测方式。

第三,点评内容。

配餐作业环节的内容:

第一,留了什么样的作业?

第二,说明不同层次作业的指向性和具体要求。

教学反思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教学流程的流畅性怎样。

第二,学生学习的状况如何。

第三,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

第四,教训与感悟。

②、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学导课的任务,结合学导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提前撰写教学设计。迹要公正,书写要规范,内容要详实。

③、格式:

(2)讲评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内容包括:讲评课目的、讲评的内容,包括收集到的问题、出错原因的剖析、正确解答的过程、拓展延伸的内容等;以及针对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设计反馈性练习和课后跟踪训练;课后完成教学反思撰写,包括记录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反思前面教学的得失,提出下一步教学的建议等。

②、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讲评课的具体内容,提前撰写出讲评课教学设计。迹要公正,书写要规范,内容要详实。

4、科学安排每周一练

(1)语数外不超过60分钟,其他学科不超过40分钟.作为学生的周末的家庭作业。

(2)每周一练的内容以当前所学为主,以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为主,难度控制在中等偏下,以试卷形式命制,试题要精选,教师要全批全改。批改后,每位教师要做好记录,并将存在问题汇总给备课组长,作为期中、期末考试的测试内容之一。

(3)每周一练的由各级部与备课组,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统筹安排。

5、注重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小组建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小组建设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1)小组划分

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划分时遵循 “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

(2)成员分工。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设“小组长”一名,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情况。设“学科长”,负责本学科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学习成果展示的安排,负责收集自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负责与班级课代表或任课教师的沟通和联系。

(3)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包括,组名、组徽、座右铭或誓言、组歌等。隐性文化包括,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氛围、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等。

(4)过程管理。做好组内各成员过程性表现的记录,定期进行自评与互评,强化组内各成员之间得相互监督与相互促进。

6、扎实做好集体备课

(1)时间:各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2)内容:

①、汇总上一周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单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商讨解决的办法。比如,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如何提高互助合学的效率?如何提高展示交流的质量?设置怎样的课堂检测题效果更好?

②、围绕学导课、讲评课的教学任务与相应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共同商讨下一周学导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重点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

③、共同商讨训练课的内容,确定命题制卷人及完成时间

④、商讨周练试卷的命制,确定命题制卷人及完成时间

7、加强学教过程管理

(1)对教程的管理与评价。《详见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

(2)对学程的管理与评价。《详见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细则》

五、总体要求

(一)一定要站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外部条件来看,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的认可。从内部条件来看,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学生的认可度。而课堂教学改革正是得到支持和认可的切入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增长点。

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第一,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并且有个性地成长;第三,我们的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使他们感到学有所获;我们的课堂必须是生动活泼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一定要站在落实新课程基本要求的角度,看待此次改革的成败与得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的改革目标,即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改革力求达到以下几个目标:第一,课程内容的突破——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第二,课程结构的创新——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第三,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督机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待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积极地心态。即冷静思考、寻找对策、不断完善。一种是消极的心态。即迷失方向、徘徊彷徨、全盘否定。前一种心态是我们应该抱有的心态,只有这样,课改才会不断发展。课改如此,社会的变革亦如此。

(三)一定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我们知道,改革是需要承担风险的,这种风险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身上。如果说,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或者不到位,给学生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不管我们的初衷怎样,我们都无法推脱责任。

改革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付出的。只要我们有一种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凭借我们全体教师的实力和智慧,就会想出规避风险的办法,就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把过程做细做实,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一定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明确的方向。

个人拥有一些正确的理念,不见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理念,就算一时幸运,终究还是会打回原形,难逃失败的。

如果说理念决定行为是正确的话,那么,只有来自内心深处的理念,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强加于自己的理念,是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的。

本方案从xx学年开始实施。

xx中学

二〇一四年八月

国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3) | 返回目录

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进行大胆探索与改革,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的原则,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与交流、点评与小结、课堂检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开放式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减负提质。结合国中部实际,结合上一年度课改的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领导机构

顾 问:洪xx 周xx 易xx

组 长:徐xx

副 组 长:廖xx 颜xx 彭xx

成 员:易xx 周xx 徐xx 易xx 杨xx 左xx 阳xx

陈国伟 陈xx 周xx

说 明:在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年级以年级组长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成员,组成年级课改研究小组。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灵活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小组学习为组织核心,切实用好学部的学案,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要求每堂课学生的练习不少于十分钟,学生参与面不少于80%,当堂达标率为80%以上。

2、各班按要求建立学习小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七、八年级全面推行导学案进行教学。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学论教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四、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

1、加大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力度。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组6人左右,每个组可设文科组长、理科组长各一名,小组学习实行任务驱动,竞争展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一节课教师讲解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0分钟。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改变教师作用,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

3、加大学生练习方式的调控力度。让学生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如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达到“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发展为主旨”的目标。

4、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

5、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亦可在课中自学,自觉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晚自习时间一般要求教师不讲课,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6、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校本学案、单元检验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1、教师培训:由教务处组织培训,统一思想、落实精神。

2、各年级按学校规定完成班级小组架构建设,定人定座次定小组成员职责。由年级组长、班主任具体落实,在第七周前完成。

3、第八周由教务处组织召开全体学习小组组长会议,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4、组织听评课活动。方式主要有:每年级每周至少上一节课改示范公开课,年级组长安排与随堂听课相结合,教研组组织听评课。教师听课后要及时写出点评。

5、及时评估反馈。在七、八年级全面推行课改,及时对小组进行评价,每月一次班评,每期一次校评。每月对校本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小结。每月对课改情况进行总结,在“长鸿杯”教学竞赛中充分展示课改成果。教务处负责备案,学部负责抽检,学期期中、期末教务处公布各教研组课改量化分。

6、期末各教研组、教务处写出总结。

xx实验学校国中部

xx年下期

附1:学习小组考核标准

1、常规纪律:与学校百分赛要求量化得分。

2、小组制度:班级制订小组制度,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①有规范的小组自我管理制度,并得到全组同学的遵守;②小组内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强,组长能认真担负起职责,值日生值日任务能及时完成。3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一对一的互帮互学的合作学习关系,即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辅导帮助,以及学生之间在学科学习方面的辅导帮助。

3、作业规范:主要检查落实校本学案的使用情况。

4、学习效果:班级根据每月月考及其它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及时表彰先进小组。

附2:集体备课一些要求

1、在研究自主学习环节实施时,要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要求,任务的提出要注重基础知识,充分考虑任务的可实现程度,尽可能避免任务过泛、过难的情况。

2、在研究学生合作探究环节实施时,要精心挑选典型情境,按科学严谨、明确清晰、难易有度的要求设置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方法指导。

3、在研究展示与交流环节实施时,要对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基本的框架,对交流范围和交流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有效驾驭和指导。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生成状况。

4、集体备课要备校本学案,组内统一如何最高效的使用好学案。

4、及时做好教学反馈和教后反思的工作,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和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4) | 返回目录

枝江三中高中

一.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和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直以来,我校英语教学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而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重视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改革我校英语教学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新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我校教科室统一规划,落实《枝江三中教育科研规划纲要》,参照枝江三中“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舒张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用参加课改的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立足于农村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第一,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帮助。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将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英语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这是促使这部分学生逐步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值的前提。还要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懂得,虽然成功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但也并非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外,还必须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授业”和“传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任何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会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智力是什么?我国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组成,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智力的实质反映出个体准确地、有效地加工情绪与情感信息的水平,是情感与理智(包括认知)协调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则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学校里根本没有所谓“差生”存在。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古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认为情感智力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说,情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知、热情相随相生、与需要、动机、信心和兴趣等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并非母语的英语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带动学习,以促进其多维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赞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办法。“以赞扬为主”指的是受到老师的经常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一次提高和完善个人的多维智力及综合能力。

第三,如何使传授语言知识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学方法只有“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教学方法或理念。“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采取“任务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的乐趣。“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学生主体性;突出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注重全员发展。很多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四,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我们的周围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位教师的课讲得有滋有味,二是因为这位教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便容易学好这位老师教的课。加上这位老师的课再讲得好,他的学生便容易普遍出成绩。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指“传道授业”的本领,还包括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本领。每上完一节课,都不仅仅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新的学习历程,同样也是教师经历了一次新的教学历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呢?笔者认为,只有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必然能够做到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新鲜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更新、更美的境界中愉快地学习。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对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与学生相处得和谐、融洽,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如何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一些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倘若教师只知道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的气氛,因而对知识也就毫无兴趣可谈,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轻松。无数例证表明,营造一个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使师生的情感交融,还能使师生双方都感觉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一般来说,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设思维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愉悦感;二是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获得愉悦感;三是通过大胆的、合乎情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四是引入竟争机制,通过学习的成功获得愉悦感;五是开展合作性学习和任务型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六,如何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研究意义:

第一,促使教师增强素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引导教师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健康丰富的情感。

第三,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

四、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研究有效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重点 :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如何让学科课堂富有个性,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难点是如何引导教师建立新课程观念,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脚踏实地地落实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策略

研究的思路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高中生应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掌握学习方法,有较好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能力,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融会整合英语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富有个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以高涨的热情冷静的头脑面对课改,除传统之弊,兴课改之利,具体措施:

(一) 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继承传统优秀教法。

(二)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

(三)重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使用现代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

1. 准备阶段: xx年9月~xx年12月,在高一一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新教材的特点,进行现状的分析,确立研究方案。研究人教版教材体例与英语课堂教学指向之间的关系。

2. 实施阶段: xx年1月~xx年12月,在课程改革中具体实施,实践探求,总结分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重点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总结阶段:xx年1月~xx年6月,效果评价,总结交流,论文结集。

研究的策略:

1. 比较法:比较旧教材体例与人教版教材体例的差别

2.调查实验法:实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完善。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4.文献借鉴法: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支撑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研究过程。

六、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 通过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变以前只是被动地听讲,做题的习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独立探索、积极体验、协作学习等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提问、思考、交流,课堂气氛要明显比以前活跃,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2.教师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构建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属于学校“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分课题)隶属于学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的管理。本部分课题由英语二级子课题组成,二级子课题由英语教研组管理。二级子课题由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所有文材料均须向教研组和教科室报送电子文稿。英语一级子课题组信箱:x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枝江三中高中

一.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和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直以来,我校英语教学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而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重视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改革我校英语教学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新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我校教科室统一规划,落实《枝江三中教育科研规划纲要》,参照枝江三中“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舒张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用参加课改的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立足于农村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第一,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帮助。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将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英语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这是促使这部分学生逐步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值的前提。还要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懂得,虽然成功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但也并非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外,还必须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授业”和“传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任何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会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智力是什么?我国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组成,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智力的实质反映出个体准确地、有效地加工情绪与情感信息的水平,是情感与理智(包括认知)协调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则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学校里根本没有所谓“差生”存在。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古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认为情感智力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说,情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知、热情相随相生、与需要、动机、信心和兴趣等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并非母语的英语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带动学习,以促进其多维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赞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办法。“以赞扬为主”指的是受到老师的经常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一次提高和完善个人的多维智力及综合能力。

第三,如何使传授语言知识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学方法只有“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教学方法或理念。“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采取“任务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的乐趣。“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学生主体性;突出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注重全员发展。很多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四,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我们的周围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位教师的课讲得有滋有味,二是因为这位教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便容易学好这位老师教的课。加上这位老师的课再讲得好,他的学生便容易普遍出成绩。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指“传道授业”的本领,还包括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本领。每上完一节课,都不仅仅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新的学习历程,同样也是教师经历了一次新的教学历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呢?笔者认为,只有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必然能够做到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新鲜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更新、更美的境界中愉快地学习。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对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与学生相处得和谐、融洽,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如何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一些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倘若教师只知道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的气氛,因而对知识也就毫无兴趣可谈,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轻松。无数例证表明,营造一个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使师生的情感交融,还能使师生双方都感觉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一般来说,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设思维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愉悦感;二是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获得愉悦感;三是通过大胆的、合乎情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四是引入竟争机制,通过学习的成功获得愉悦感;五是开展合作性学习和任务型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六,如何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研究意义:

第一,促使教师增强素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引导教师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健康丰富的情感。

第三,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

四、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研究有效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重点 :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如何让学科课堂富有个性,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难点是如何引导教师建立新课程观念,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脚踏实地地落实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策略

研究的思路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高中生应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掌握学习方法,有较好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能力,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融会整合英语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富有个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以高涨的热情冷静的头脑面对课改,除传统之弊,兴课改之利,具体措施:

(一) 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继承传统优秀教法。

(二)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

(三)重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使用现代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

1. 准备阶段: xx年9月~xx年12月,在高一一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新教材的特点,进行现状的分析,确立研究方案。研究人教版教材体例与英语课堂教学指向之间的关系。

2. 实施阶段: xx年1月~xx年12月,在课程改革中具体实施,实践探求,总结分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重点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总结阶段:xx年1月~xx年6月,效果评价,总结交流,论文结集。

研究的策略:

1. 比较法:比较旧教材体例与人教版教材体例的差别

2.调查实验法:实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完善。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4.文献借鉴法: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支撑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研究过程。

六、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 通过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变以前只是被动地听讲,做题的习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独立探索、积极体验、协作学习等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提问、思考、交流,课堂气氛要明显比以前活跃,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2.教师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构建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属于学校“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分课题)隶属于学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的管理。本部分课题由英语二级子课题组成,二级子课题由英语教研组管理。二级子课题由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所有文材料均须向教研组和教科室报送电子文稿。英语一级子课题组信箱:v教科室信箱:b

本课题组织管理采用各级分管制

一级子课题负责人:谢保宜负责分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

二级子课题承担人:负责每个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作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c教科室信箱:c

本课题组织管理采用各级分管制

一级子课题负责人:谢保宜负责分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

二级子课题承担人:负责每个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作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