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教学工作计划 阅读(2.99W)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动基本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国小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国小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国小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国小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等。

六、课程开设时间:

单周每周三上午

七、课程开设的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保障措施:

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定期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诵读之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弹性评价”方式。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2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我们开学了,新的学期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级学生,国学启蒙社团也将开始活动,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启蒙教学计划如下:

一、选择教材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字经》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三字经》虽短,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倡导学生先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五、教学进度

每周一节课,每节课学习2句,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五节课中会有一节复习课。

六、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级国学班共有学生44人,大部分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读物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有较好的熟悉,但是对于《论语》这门教材,由于古文较多,学生在诵读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有待进一步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逐一部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言行 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进步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本教材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公冶长篇、述而篇、子罕篇、季氏篇等20个篇章 它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和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并且每段小韵文之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聪明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

1.校正字音。

借助字典正确生字,能够在语境中明白字词的意思。

老师讲要注意的字音,让学生边找边圈。

听国学录音

2.能在生活环境中巩固熟悉的字,能自觉扩大识字量,有主动识字的愿看。

(二)阅读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借助赏析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科学学习生活的心态、方法、习惯,汲取《论语》里的聪明气力,指导学生做人做事。

4.熟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聪明,尊重世界优秀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 培养孩子深厚的传统经典文化素养。

~ 1 / 3 ~

5.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 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运用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题目。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诗文。

6.力求达到:学论语,聆听圣贤教诲;读故事,感受做人真谛;谈感悟,共创幸福人生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很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口语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轻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假如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爱好 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躲、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 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4.要求学生对原文熟读成诵,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教师了解大意,为学生讲解相关故事。

5.力求将《论语》中的基本思想与当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6.针对儿童的心理,科学的制订教学方法,使其积极主动的培养自己的行为规范。

六、教学进度

每周两节课,每节课上学习两个到三个小句段 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 眼未来,引领广大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内容,感知古人的智慧,品鉴古人高尚,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匡束学生的言行,教化学生人品。

二、情况分析

(一)本科教师情况分析:本组共有 8 位语文老师,每位老师都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在工作中能履职尽责, 能与教研组所有一起研讨,一起进步,共同完成教学工作。一直以来,所有都坚持“育人为 本,和谐发展”的顶层理念,务实创新,合作高效。在教学中每位老师能引经据典让学生得 到教育。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一共有476名学生,本组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更加 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较强的纪律意识,喜欢上学,学习热情比较高,肯动脑筋;大多数学生 喜欢课外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从课外阅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教育自己。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将致力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经典中遨游, 受到经典熏陶。

三、教学目标

1、向学生与家长宣传阅读经典文学的重要性,使之了解学习经典文化的目的乃是培养学 生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为人处世的思维与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古人留下的精 髓,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与教化。

2、复习全书内容,为毕业考试做好相关准备。

3、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积累知识。

四、工作要点

(一)诵读时间

1、早晨早读 10 分钟诵读,午读10分钟。

2、每周一节的国学经典诵读课。

3、每节语文课前的预备时间背诵古诗或古文。

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大量积累与复 习国学经典。

(二)具体要求

1、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专时专用。

2、认真准备,上好每周一节的国学经典诵读课。

3、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复习。

五、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5

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二、成立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兰祥勇

副组长:周全 代勤杰 王玉兰 陈挚

成员: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音乐、美术教师

三、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国小篇)及国小《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国小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实施过程

(一)营造氛围

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每周黑板上写诗文、警句或名言。

每日一诵(3~5分钟)形成常规。

(二)用好“课程”。

1、语文阅读课。

本学期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学科整合。

1、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

2、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

3、其他学科,如品德、科学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检查方式: 看课 备课教案 要求备课中有所体现

每位教师要围绕学校和区教委的计划安排制定个人的实施计划。不用复杂,简单写出你准备怎样做?有操作性即可。

(四)活动开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师带生,生带生。

(2)形式多样的读念: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中高年级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

(五)活动评价

1、开展班级“诵读争星”评比活动。

(1)各班学生自备硬面抄,将“我会背的诗”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多。

(2)组织学生自评,由学生从诵读数量与质量两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3)组织学生互评,通过检查古诗记录本,抽背古诗,给对方评出相应等级。

(4)家长评价,由家长根据孩子诵读情况评出相应等级。

(5)教师评价,教师综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以及学生的动机兴趣、活动表现综合评定,填写☆数。

(6)评选班级“诵读之星”。

2、评选“诵读大王”、“诵读能手”。

(1)在班级中开展赛诗会,评出班级“诵读能手”。

(2)在年级中开展赛诗会,评出年级“诵读大王”。

3、所有评比均由发奖状的形式呈现。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国小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国小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国小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国小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国小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国小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儿歌和诗词等。

五、课程开设的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动基本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国小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国小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国小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国小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等。

六、课程开设时间:

单周每周三上午

七、课程开设的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保障措施:

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定期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 “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诵读之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弹性评价”方式。

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大学》,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 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 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 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大学》,演译《大学》,领悟《大学》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国学教材顺承五年级上册,主要以“道”学为中心,取材于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后学者的著作集《庄子》,反映道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逍遥游世”、“物我之际”、“生存困境”、“顺其自然”。每个单元都有四篇课文,每单元课文的选取均与单元主题密切联系,从各个方面阐释主题思想,反映出对自然的理解和向往自由的浪漫主义情调。

每一个主题单元都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以较浅显的语言文字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单元主题思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概要性的提示和铺奠。

每一篇课文都由古文、译文、注释组成。古文主要节取《庄子》里的某个篇章或章节,译文以白话文的形式对古文进行了翻译,注释主要解析文章的来源及较难理解的词句。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诵及更好地理解。

课文后面又编排了“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朔源”、“古诗词撷英”、“查一查,读一读”等栏目,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致和知识储备量。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悟道家思想。

5、在相关联的活动中体会中国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接触名家诗词和古代故事,提升文化熏陶效果。

6、背诵《红梅》《至德之世》《锦瑟》《天籁》《咏风》《贻笑大方》《马诗》《庄子将死》古文诗词及相关名言警句。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形成学习国学的基本方法,熟读《国学》中编排的文章、初步感知其大意,感知道家思想内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道家思想内涵,同时把道家思想内化为自身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的评价,坚持每天早晨10分钟早诵,每天傍晚几分钟暮省,让学生读得多,思得深;

2、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诵;

3、充分发挥班级宣传阵地的作用,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

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教育”主题活动;

5、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读、背诵、书写、绘画比赛,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

6、营造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地地可学文的氛围,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同时尽量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学习内容

周次

学习内容

2

北冥有鱼

11

孔子适楚

3

姑射仙人

12

涸辙之鲋

4

至德之世

13

材与不材

5

濠梁观鱼

14

藏天下于天下

6

天籁

15

许由辞帝位

7

贻笑大方

16

马蹄

8

得心应手

17

庄子将死

9

运斤成风

10

神龟托梦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越是民族的越是有生命力。”《周易》里也有这样一句话“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这里的蒙是“蒙稚”的意思,指幼童的一种蒙稚的状态,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孩子小的时候就好像高山下有险阻,他遇到险阻后就止步了,这就是一种蒙稚的状态。蒙稚期是很关键的教育时机。因此,对于蒙稚阶段的教育时机是非常关键的,不容错过。

二、情况分析

我园在去年开始开展国学课程,并且在上学期期末,每个年级以主题的形式进行了国学主题环境的创设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其中,小班开展了《十二生肖》的主题,中班开展了《四大发明》的主题,大班开展了《民簇汇聚》的主题,使小朋友们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认识。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也以主题故事的形式去开展国学教学,各年级统一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来进行国学主题教学。例如:小班开展的是《爱妈妈》主题;中班开展了《国学百事通》主题;大班开展了《梅花三弄》主题。这样,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去组织国学课程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国学课程目标

1、建设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国学素养。

2、创设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帮助幼儿直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小班能复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中班能讲述一到二个简单的故事,大班能讲述两个简单的故事,大大班能讲述三个故事。

4、通过学习能让幼儿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将中国文明礼仪贯穿于国学课程中。

四、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根据综上所述,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如下:

1、传统文化:以《弟子规》、《三字经》、《古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一部国学经典著作集中体现该领域的基本特征。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2、文明礼仪:礼仪教育不是指单纯技能的培养,而是为各种技能提供依托和基础,又潜藏着发展的动力。即是它不直接培养某种技能,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幼儿平时生活中的文明礼仪,通过学习国学而运用于日常生活,让幼儿国学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具体措施:

1、申请课题立项。

2、每班每周对国学进行两个课程的学习。

3、定期开展国学教研活动。教研内容以平时教师遇到的难题,及通过观摩课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

4、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充分利用快乐中国娃培训资源,联系快乐中国娃教研组,定期对教师做指导,对家长做宣传。

5、课程的开展主要以文字及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国学,争取期末能有成果展。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11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全校迎来了更多的学生,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二、教材的选择。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队,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经过两年的国学教学,我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这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五、教学进度。

国小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篇1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会知道古代先人的的教诲,领略到中国流传几千年文化的艺术。

二、教学目标

1、在完成原有的学科课程,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上,突现“国学课”的特色。

2、学习《弟子规》进行童蒙养正教育。

3、学习《千家诗》扩大学生识字量。

三、教学重点

1、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2、培养思维活跃、心境平和、有自信、会自省、能自学、敢大胆展示自己的学生。

四、进度安排

第一学期:

三月——五月上旬:学生熟读1-8课文,拼音能读会写;《声律启蒙》熟读于心并落实于实际生活当中。

五中旬——七月底:学生熟读9-17课文,精讲课文,完成相应的习题;温习《弟子规》,继续监督其落实情况;学习《神童诗。卷首语》。

《弟子规》《千家诗》熟记于心,继续监督《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落实情况。

(注:在第二学期期间,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同时进行观察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看图说话。)

五、辅助活动

1、开学初进行学生识字能力、阅读兴趣、品德行为的摸底调查。

2、学期末进行学生识字能力、阅读兴趣、品德行为的对比调查。

3、每周对学生落实《弟子规》情况进行评价、表扬,表彰优秀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