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導遊詞>導遊詞精選>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精選15篇)

導遊詞精選 閲讀(2.52W)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1

各位佳賓: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精選15篇)

歡迎大家到我們這座著名的川北古城遊覽。

閬中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城市建在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水系聚結交匯處,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形勢十分險要。前人説它“前控六路之師,後據西蜀之粟,左通荊襄,右出秦隴”。自古就是一座軍事重鎮,1986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們今天的遊程安排是:先去遊覽張飛廟和錦屏山,然後參觀遊覽極有特色的古城保護區。現在,請允許我先把閬中古城的特色,概略地作一介紹,以作為各位實地遊覽前的引導。

閬中之古,首先是古城歷史悠久。閬中是古巴國的都城。據史料記載,周武王伐紂,得到巴人的大力協助“牧野之戰”就是由巴人組成的“虎賁”軍出戰,“凌殷人倒戈”,而取得勝利。周王朝建立後封巴人為子國,都江州(即今重慶),因避楚國之逼,遷都閬中。公元前3__年秦惠文王滅巴後置巴西郡,設閬中縣。此後歷代皆為郡、州、府、道的治所,也是那時川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僅以建縣的歷史計算,至今已有2300多年。

第二是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具有影響的名人輩出,古蹟猶存。閬中這座山水秀麗的古城,不僅吸引了歷代眾多的名人賢士來此遊覽居停,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蹟。而且古城本身就是一個地靈人傑,人才輩出的地方。漢武帝時,這裏誕生了偉大的天文學家和歷算家落下閎,其後有東漢時期的大氣象學家任文孫父子和“三國時期的周舒、周羣、周巨祖孫三代天文學家。前後4__年間,閬中出了這麼多成就卓著的天文學家實在了不起。此外,三國良將馬忠、謀士程畿、南宋抗金猛將張憲、元明花木蘭式女英雄韓娥,清代農民起義領袖蘭廷瑞等都出生在這裏。有人統計出:從晚唐到清朝1000多年間,閬中先後出了4個狀元,94個進士,幾百個舉人。

閬中又是革命老區。1933年紅四方面軍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在閬中地區轉戰3年之久,並建立了閬中、閬南蘇維埃政權,19000多閬中優秀兒女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第三是古城保存比較完整,文物價值很高。改革開放以來,閬中的社會經濟發展很快,城市建設也取得很大成績。與此同時,市政府十分重視對古城區和文物古蹟的維修保護,特別是令現代建築界十分關注的古城格局,古風濃郁的上百條古街道和成羣連片的四川古民後,更是十分珍貴的人文瑰寶。許多人蔘觀之後,總是讚歎不已,連稱“別處少見”。

好,就説到這裏,張飛廟到了。桓侯祠墓--張飛廟

各位佳賓,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名聞遐邇的桓侯祠,亦稱張飛廟。張飛,益德(翼德),東漢末年跟隨劉備起兵,情同手足。劉備定益州稱帝后,封張飛為司隸校尉、巴西太守鎮守閬中前後七年之久。公元221年,張飛為急於報東吳殺害關羽之仇,逼迫部下趕製白盔白甲,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葬於閬中,被追封為桓侯。閬中追慕張飛忠勇,於墓前建闕立廟,歲祀不缺。唐時廟叫:“張侯祠”,明代稱“雄威廟”,清代以來才叫“桓侯祠”。現存的張飛廟是一組唐代風格的明、清建築四合院,由山門、敵萬樓、牌坊、大殿、廂房等組成,佔地50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建造精美。

山門為明代重建,正門上端懸掛的“漢桓侯祠”大匾為最近逝世的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書寫。跨進八形的大門,便是高聳的敵萬樓。“敵萬”是説張飛有力敵萬天之勇。樓為明初所建,重檐歇山式屋頂,四瓣鑲成的梅花方形柱,翹角連雲、氣勢不凡。兩邊側殿為文物展覽室和羣塑廳。文物展出有1000多件。請看這百碑文:“漢將軍飛,率精兵萬人大破賊首張都於八蒙,立馬勒銘”。據説是張飛親筆書寫,足見張飛不僅是一員猛將,而且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書法家。世人説張飛是粗中有細,這石碑算得一件證物。羣塑館裏根據《三國演義》描寫的張飛主要業績製作的六組雕塑,各位都熟悉《三國演義》,不用我再作解説,就請一一看去。

走進大殿,中間端坐一尊豎眉瞠目,狀貌威猛的張飛,卻怎麼是頭戴王冠,身着錦袍,手捧玉笏的塑像呢?原來在清朝嘉慶年間,張飛被追封為“桓侯大帝”,殿上塑的是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塑像兩邊是長子張苞執蛇矛、功曹馬齊捧丹書。左右兩壁是岳飛 草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將大殿烘托出一派威嚴而儒雅的氣氛。

後殿實為墓亭,古雅簡樸,肅然卓立。亭柱一副對聯:

隨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戰,地只西川稱帝業;

剩殘軀付諸荒冢,春去冬來,人猶千古吊忠魂。

上聯寫張飛追隨劉備一生征戰,但實現統一全國的壯志未酬,英魂仍存遺憾。下聯説他死後,此墓雖只埋了無頭之軀,但人們紀念其忠勇的情懷千古不衰。無頭之軀有一個民間傳説,據説張飛被殺後,兇手範強、張達二人割下頭顱,想拿到東吳獻給孫權,作為進身之階,他們乘船順長江東下時聽説孫權正向劉備求和,二人驚惶無措就把張飛的頭拋入江中,浮到雲陽地界被一位漁翁撈起,葬在雲陽鳳凰山麓。這就是張“頭葬雲陽,身葬閬中”的悲壯故事。

墓亭下窩廬形約有拱穴內,端坐着張飛的武身像。請看,這像真是“豹頭環眼,燕頜虎鬚的猛張飛了吧!像前擺的盤龍石鬥窩叫“長明燈”。據説,張飛駐守閬中時,曹魏大將張梆帶領5萬大軍進攻巴西首府閬中,當時張飛守卒不過萬人,在宕渠與張合相拒,前後50日,張飛依靠當地人民的支持,從梓潼山小路直取張合大本營——瓦口隘,大敗張合,取得保境安民的勝利,閬中人感戴他在他死後,特意選取最好的石頭精工雕成這座“長明燈”。千百年來,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為張飛掃墓,給長明燈獻油。

張飛墓高約6米,方圓100多平方米,全用黃土壘成,宛如一個橢圓形的小山巒,歲月滄桑,墓穴無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茵茵,似乎印證出千百年來無數後人對這位勇猛剛強、嫉惡如仇的“張三爺”的敬愛。閬苑仙境——錦屏山

來此就是閬中市有“嘉陵第一江山”之你的錦屏山風景區。請看這錦屏山山勢起伏,峯巒相連,山上林木葱鬱,鳥語花香,山下水流湍急的嘉陵江象一條碧玉帶從山腳蜿蜒而過,山水相融,組成一幅秀麗清雅的天然圖畫,吸引了歷代多少的文人名士來此留連。比如大家熟知的唐代詩人杜甫、李商隱,大畫家吳道子,宋代文豪蘇東坡、詩人黃庭堅、陸游等,都曾為錦屏山風光所傾倒。杜甫的詩中稱為“閬中城南天下稀”。近幾年景區進行了一番修葺整治,更添新的風采,特別是自然美景與歷史文化的交相輝映,充分展現了閬中游覽的古雅品位,使我們感悟到它既是觀光之旅,又是知識之旅。現在就讓我們以景區內的古蹟名勝作為標誌,一路遊覽下去。

這裏是閬中杜少陵祠,紀念杜甫的祠廟。杜甫曾在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八月和廣德二年兩次來到閬中,並舉家在此居住半年之久,其間寫下了60多首詩歌。他在《閬山歌》和《閬水歌》中,讚美閬中的山“己覺氣與嵩華敵”,閬中的水“石黛碧玉相因依”。  杜少陵祠依山而築,保持了唐宋時代肅穆典雅的風格,祠堂前廳懸掛的70多幅詩詞木刻和畫,寄託了對詩人的懷念;兩旁廂房陳列有古文物、古木漆傢俱等,增添了祠堂的古意。正殿是漢白玉的杜甫立像,正在揮筆凝神,推敲詞句,構思新章。這尊雕塑,己非古物,但我們從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乾道八年兩次到閬中瞻仰少陵祠後,在《遊錦屏謁少陵祠堂》一詩中寫他當時看到的杜甫塑像的情景,可得到一些印象。詩説:“虛堂奉祀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古來磨滅知幾人,此老至今原不死。”眉宇高寒的杜甫,孤獨地但卻長久地留在祠中,受後人憑弔,也就是留芳百世了。

一路觀景而行,己到宋烈文侯祠,也就是張憲祠了。説張憲,可能有的人感到陌生,但只要説是岳飛身邊的愛將,知道的就多了。張憲是錦屏山這一帶的人,南宋時岳飛領兵抗金,張憲投入岳飛帳下為將。他驍善戰,赤膽忠心,功授副都統制,深受岳飛的器重,並招之為婿。在岳家軍直搗朱仙鎮,即將“痛飲黃龍”時,以宋高宗為首的投降派害怕岳飛迎回徽、欽二帝后,自己喪失皇位,連發12道金牌召岳飛班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岳飛。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年僅27歲的張憲同岳飛父子一同被害於杭州風波亭,葬於離嶽墓不遠的東山港口。20年後,金兵再次南侵,剛剛登基的孝宗皇帝為了激勵臣民抗金,對岳家軍來了個“平反加封”,張憲被追封為龍神衞士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使,又贈寧遠承宣使。明代,再追封為烈文侯,在家鄉閬州建祠紀念。

張憲祠佔地約30畝,座西向東,三面環山,地形象一把圈椅,前人把祠堂選在錦屏山腰的這個地段,可算是一塊“風水寶地”。再加上那蒼勁傲岸的青松翠柏,剛柔相濟的香樟綠楊,把祠廟圍得嚴嚴實實,更顯得莊重靜穆。張憲的塑像放在院中而不在殿內,也是一種“匠心獨具”的表現:張憲功高蒙冤,壯志未酬,人雖死,心不甘,所以塑像不穩坐殿中而是立在陛下。你看他身披金甲,左手按劍,右手撫腰,威嚴挺立。再看他的神情,園睜怒目,彷彿在問:抗金保國,何罪之有?緊蹙雙眉,似乎對未能勸住岳飛班師回朝而痛心疾首。看到這裏,聯想西子湖畔那流芳千古的嶽王墳和遺臭萬年的秦檜跪像,我們都會感受到“歷史是最公正的”“民心是最公道的”。

現在看到的是觀星樓,觀星樓是閬中古城的驕傲。我們開始説過,在祖國古代天文學研究的燦瀾星空中,閬中出現過羣星爭耀的壯麗圖景。他孕育和誕生了偉大的天文學家落下閎、任文孫父子和周舒祖孫三代等,為我國天文、氣象學做出卓越貢獻的英才,使閬中成為我國漢唐時期最大的天文研究中心。特別是世界天文史上有劃時代意義的《太初曆》作者,偉大的天文學家和歷算學家落下閎。落下閎(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長公,閬中市人,精通天文,擅長曆算,受漢武帝徵聘,官至太史待詔。一生中對天文科學的最大貢獻有三個:一是創立了“渾天説”,認為宇宙是變化的,而且變化是有規律的;二是創制“渾天儀”,是當時世界上最科學、最精密的天體觀察儀,並建立了觀星樓;三是制“太初曆”,為歷史上第一部有文記載的歷法。落下閎的天文研究成就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天文研究都有較大的影響。英國的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説他是世界天文學領域裏“燦爛的星座”。

在落下閎的影響之下,漢末又誕生了任文孫、任文公父子天文學家,任氏父子在繼承落下閎天文研究的基礎上,在氣象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能夠預報風雨、旱災、洪災,對天文氣象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國時,閬中的周舒、周羣、周巨祖孫三代獻身於天文事業,成為繼任氏父子之後的又一天文世家。他們在自己的庭院中建築了測天台,不避寒暑,長年觀察,辛勤地積累資料,加以判斷,從而得出十分準確的結論。

由於閬中天文研究人才輩出,故歷代諸多天文研究行家被吸引來此。唐初,著名天文學家袁天罡在高宗時(650年)遷於閬中定居,於蟠龍山建立觀星台以測天象。袁天罡死後葬於閬中。緊接着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李淳風,尋其行蹤,於公元664年也來到閬中,繼續天文數學研究,李淳風死後亦葬於閬中。

前面那座古樸的大殿是錦屏碑林,裏面收藏着歷代名人書畫墨跡260多件,刻工精美,內容豐富。其中的張飛“立馬勒銘”漢隸碑,杜甫的“詩篇”,吳道子的“觀音”,鄭板橋的“竹”,張善子的“虎”,最受稱道。

來此是“八仙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此修道。洞深孔多米,寬約17米,塑有八仙神像,洞外“飛仙閣”檐牙高聳,古樹濃蔭遮地,真有鍾靈毓秀的味道,難怪唐代星象學家袁天罡在山壁上大書“此山磨滅,英靈乃絕”八個大。

也許正由於呂洞賓在此修道的傳説,後人在山上修起一座羣體建築構成的宮觀,定名為呂祖閣。建築依山勢走向,以中心閣樓為主體,配以偏殿,長廊,面積達__多平方米。

有人説,站在錦屏山八仙洞口看閬中古城,最能看出古城的佳妙風水和前人建城的高超構思。你看,嘉陵江在山下繞了一個大彎,把對岸形成一“半島”,江水澄碧,就像一條玉帶束腰,而古城就建在半島上,盤龍山有如一條巨龍繞伏其後,錦屏山似一道畫屏遮護在前,左右羣山扶持,城中街市如花開葉布,與山水相照應,使古城奠基於同自然和諧共存的環境之上,體現了“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思想,很有科考價值。我是不懂風水之學的,只覺得從錦屏山看古城,那山水城樓交相輝映的美景,真是令人陶醉。還是陸游的詩説得好:“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城廓如錦屏。涉江親到錦屏山,卻望城廓如丹青”。也難怪杜甫寫詩稱讚錦屏山“來遊此地不知還”了。各位佳賓,是否也有同感呢!古城民居

我們現在去遊覽閬中古城保護區,觀賞的方式是自由組合,步行遊覽,__的時候返回住地。

閬中的古城保護區,多系明清建築,也有些在風格上還保留着唐末時期特色。古城以巍峨高聳的華光樓為軸心,成扇形面展開,大街寬不過8米、小巷則僅兩三米,一色青瓦平房,樸素淡雅。街巷佈滿民居古院,推開院門,多有照壁,轉過照壁方能入院。進得一院,還有二院三院,大院套小院,天井連天井,池台花木,迴廊亭榭,古色古香。再仔細觀看,長檐遮街,上面的瓦當吊檐,下面的木質門窗,都有花紋雕飾,特別是那些木條花格窗,其圖案千姿百態,爭奇鬥巧,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門窗的上抹板、隔板、腰華板、下抹板,又各有雕刻,或為禽鳥,或為花卉,或鐫刻“福、祿、壽、喜”,除象徵吉祥如意外,還有濃郁的審美情趣。各個民居古院,其建築風格也各不相同,或為商家華麗型,或為文人典雅型,還有官家宏大氣派的和呈“多”形的大院。如果住在一個大院賓館裏,透過花窗觀看院中花木池台,禁不住一股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真有味道。

好了,我只説這些,箇中意趣,各位在遊覽中自能體會,我們回頭再相互交流。現在我願意參加一組同去觀光,誰歡迎我?好,我們一起出發……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2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導遊__。名聞世界的平遙古城終於到啦!平遙古城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主要是保留了明清時代的古城建築特點。古城在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真不簡單啊!當我們進入古城時,就好像來到明清時代,可以領略到那個時候的經濟文化、風土人情。

我們現在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古城的南門。大家細心觀察眼前的城牆吧!你們想的到嗎?我們其實是處在一隻大烏龜的龜首部位呢!這隻龜可不是一隻縮頭烏龜,而是一隻大神龜!這座城在平遙民間被稱為“龜城”。據説是因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六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門是龜首,北門地勢最低是龜尾,東西四座城門是龜的四肢。城內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衚衕構成龜甲上的八卦圖!它有什麼深刻的寓意呢?它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固若金湯,永世長存。它始建於西周年代,至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呢,還真的像龜一樣長壽呢!我們現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後的模樣。

讓我們走進城裏,穿越到明清時代,一起領略古城獨特而又古老的風采!看,古城的房屋裏大多是灰磚砌成的,還裝飾精巧的木雕、磚雕或石雕,還配有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看上去真是古香古色,真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看過古街,我們接着參觀平遙古城的“靈魂”――平遙文廟。這座廟歷史悠久,是我國現存保持最完整的文廟。它還有“小故宮”之稱,規模宏大,規制齊全。大家好好地感受下古老的文化氣息吧!接着,我們一起登上魁星樓,來沾沾狀元的靈氣吧!看,這座樓小巧玲瓏,卻直指天空,有“手可摘星辰”之感,據説,當年凡中狀元者都要登上魁星樓、文昌閣,經過雲路坊,經過拌橋(也稱狀元橋),再到文廟祭拜孔子。

大家的肚子在唱“空城計”了吧,小黃帶大家去品嚐名小吃――平遙牛肉。接下去,還有更多的名勝古蹟在等着你呢!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3

各位遊客,現在你們腳下的這塊黃土地,便是3000多年前:古蜀國的都城所在地。而現在,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

在這個遺址中,近幾十年來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各類文物,特別是1986年7月至9月,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上千件地坑寶藏的出土,如平地春雷,石破天驚,震驚了全國,轟動了世界。

之後,我們在遺址的一角,建起了這座大型的現代歷史博物館,就是為了讓這批中華古代文明的瑰寶,能夠得到充分展示。讓來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領略這批人類文化遺產的璀璨光彩。

現在,請大家隨我步入這座融原始意味和現代氣息於一體的藝術殿堂,去回顧一次古蜀歷史,去作一次美的巡禮。

序展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羣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且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羣之一,在世界文化遺產中也應屬於頂尖級別的範疇。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確鑿無疑地證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國的存在;使自古以來真偽莫辨的古蜀史傳説,因此而成為信史。古蜀史的源頭及古蜀國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認。

三幹多年以前的古蜀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並不落後於中原地區,也有了確切的實證。本陳列的主旨便是發掘文物內涵,再現歷史真實。序展則是陳列的前奏和序言。這裏我們使主體展品“人面鳥身”青銅立雕造像和置於其後的三星堆遺址的巨幅航拍照片有機組合,來反映“土地與人民”、“人民與文化”的深刻命題。而以這個人首鳥身像作為典型器物徽標,置於開端,藉以表現萬物有靈,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時代特徵。

博物館陳列要表現的主題之一就是——人與神。

第一單元三星伴月——燦爛的古蜀文明

第一組雄踞西南(古城、古國)

本組陳列旨在粗略勾勒古蜀歷史的大體輪廓,説明時空框架及縱向關係。

首先,遺址全景模型向大家清楚地顯示出三星堆遺址的全貌。其中有東、西、南三面城牆和北面的鴨子河所圍成的中心區域——城區,城區裏有著名的人文景觀三星堆和月亮灣;有舉世矚目的一、二號大型祭祀坑……

其後,由一批能夠反映時代序列的陶器組合和大量的輔助照片,圖板和翔實的考古資料,雄辯地證明了這裏是古代蜀國的一箇中心都邑,古蜀歷史曾在這裏展開過無比輝煌燦爛的一葉。

最後,陳列通過與同時代中原地區相比較,三星堆遺址規模之宏大,出土器物之精美,足以證實三星堆一帶,是人類早期文明社會初始階段在西南地區所建立的一座古城,乃至古代王國。

第二組物華天府(農業、商業)

本組陳列主要反映三星堆古蜀國在農業和商業方面的重要成就。在各位面前所展示的這一大批陶質容器,客觀地真實地説明這一點。

大量的家養動物遺骨和塑造乖巧的家養動物造型,説明當時的家畜飼養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而這正是農業發展興旺的標誌之一。而大陶盆、大陶缸、大陶罐等糧食容器和形制各異,用途不一的酒器,則直接表明了當時農業的發展達到了較高的生產水平和收入水平。釀酒的出現,説明已經有了糧食剩餘。

再從大量海貝、象牙的出土,雕花漆品的發現和衣飾繁複的青銅雕像等情況來看,當時已存在比較明細的社會分工,商品的生產和交換髮展,達到了較高的程度。

第三組鏤石琢玉(制玉)

三星堆的玉石器羣,與青銅器變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三星堆文明及其文化藝術的最高成就。各位觀眾,在你們眼前“矗立”的,由三塊巨石壘成的這座“玉山”,請大家用手去感受一下上面這些清晰的切割痕跡,這便是三千多年前古代留下的手跡了。我們展櫃裏光彩燁然,晶瑩剔透的玉石器,就是取材於這種原料。

現在,請大家瀏覽展櫃中蔚為大觀的玉石器集羣。先請欣賞這件碩大無朋的邊璋,它寬約22釐米,長度將近1.6米,上下端還有殘損,估計應再加幾十釐米。器身有鏤刻的線條紋飾。這麼大的邊璋,目前僅此一件,堪稱“邊璋之王”了。

再請欣賞這件大石壁,直徑約70釐米,厚近7釐米,重達百斤以上,兩三個人搬起來也很吃力。這麼大的石壁實屬罕見,可謂“石壁之最”了。總的説來,三星堆遺址包括兩坑出土的數以百計的玉石器,大致可分為禮器、兵器、用具、樂器、雜器、飾品以及人物及動物造型等類別,其中以禮器及具禮儀用途的兵器和屬於祭祀用品的工具居多。

三星堆蔚為大觀的玉石器羣的發現,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中國的西南地區,引向了充滿神祕色彩的三星堆古蜀國。第四組化土成器(製陶)本組陳列展示三星堆古蜀國在製陶工藝方面取得的成就。觀眾們,請仔細觀看這一大批琳琅滿目、形態各異的陶器。無論是小型的動物造型,器皿蓋紐,還是形體碩大的陶尊,陶缸等。都可以看到三星堆無名工匠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製作工藝。

從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意義上講,陶器是測定年代和分期以及確定某文化體系的重要標尺。蜀地陶器的基本組合是高柄豆、小平底罐(包括尖底器)和鳥頭形把勺等。專業人員就是依據這些典型器物及其基本組合來確定蜀文化內涵及承傳關係的。第五組烈火熔金(冶鑄)如果説三星堆玉石器羣的發現已令世人矚目,那麼,三星堆偉大的青銅器羣轟轟烈烈、洋洋灑灑地橫空出世,則更令全中國、全世界震驚了。

中國青銅時代最為光輝燦爛時期,是商周時期。尤以商代後期的各類青銅器最為壯觀、最有氣勢、最具魅力。而三星堆的青銅集團軍,正屬這一時期中國西南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本組陳列有流光溢彩的金葉,有虎虎生威的銅虎,有造型奇特的龍形飾,有氣宇軒昂的大雄雞,更有造型優美無比、林林總總的銅鈴……請大家仔細觀賞。三星堆的金器純度高達85%左右。另外的15%是銀,其它少許微量元素可以忽略不計。金器的鑄造過程大致為:採用原始方法淘洗沙金,再使用熔融法冶煉成合金,經人工錘打和碾壓而成金帶、金皮、金箔等。三星堆青銅器的合金組成,可分為五個類型,其中以鉛錫銅這種三元合金構成的青銅器最多。三星堆青銅器的含鉛量普遍較高,古代匠師意在利用鉛的易流動性和柔軟性,追求青銅器造型的繁複和優美。

接下來,請朋友們凝神專注這一大堆銅眼睛和眼珠。眾多的眼睛,可以列出一大陣勢,這些林林總總的眼睛羣像,或圓睜大跟,或閉目冥思,正清楚地表達一種意象——古蜀先民不懈地追求着對天地、自然、宇宙的認識。而在數千年之後,我們用自己的眼睛,透過這些青銅的眼睛,看到了古蜀先民的靈魂和精神,想象出他們對宇宙、人生的理解和思索。

第二單元眾神之國——神祕的原始宗教

在這一單元中,我們打破了以往櫥窗式單一陳列的傳統手法,以全景式的陳列方式,設置了四個大型場景組合,意圖揭示古蜀先民的社會結構和精神世界,再現一個久已消逝的上古社會的輪廓。請看:第一組兩坑奇觀本組陳列以兩個祭祀坑初揭狀態下的實景模型為主體展品。模型大體忠於原樣,比例略有縮小。

一號坑呈長方形,坑有左、中、右三條通道與坑口呈“品”字形分佈。坑內共出土銅器、金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等400餘件。還出土了數百枚海貝和約三立方米的燒骨。聞名天下的金杖便出於此坑。二號坑與一號坑相比,不僅更大、更深,而且出土的文物無論在種類上還在數量上都要豐富得多,不包括數千枚海貝,總共出土各類文物800件左右。其中,神樹、大立人像、大型縱目面具、戴冠縱目面具、太陽輪、金面人頭像、人文玉璋等文物都堪稱稀世珍寶。坑道的存在,兩坑朝向的一致性,兩坑器物的承傳關係,兩坑器物均遭到人為的破壞和焚燒,這種.種因素,使我們能大致得出以下結論:兩坑的掩埋是三星堆古蜀國同一王朝統治集團內部,在不同時期改朝換代的結果;在掩埋過程中毫無疑問地舉行過帶有濃厚祭祀意味的大型宗教活動,而器物所遭到的破壞和焚燒,正是在祭祀活動中應用了“碎物祭”和“潘燎祭”兩種祭法的結果。兩坑的性質應定為“廣義的祭祀坑。”

第二組神巫羣像

本組陳列以三星堆文物中最大宗、最富有研究價值的三星堆青銅雕像羣為主體,以全方位立體陳列手法,來表現三星堆古蜀國“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及社會形態。兩個祭祀坑共出土人頭像50多件,面具20多件以及全身人像十餘件,一個遺址,出土如此龐大的青銅偶像羣,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個龐大的青銅兵團中,有“王者之風”的青銅大立人像;有慄眉大眼、高鼻闊口的各類人頭像;有呲牙咧嘴、形象詭譎的青銅獸面;還有形式各異的各型跪坐人像……。碩大無朋的青銅縱目面具有一雙呈柱狀外凸的“千里眼”和一對寬寬的“順風耳”,儼然像一位威嚴的蜀人老祖宗,正率領着它的部眾子孫,擺出這青銅軍陣,歡迎來到這裏的每一位朋友。

這些雕像無疑是一批受人頂禮膜拜的偶像,既象徵着天神、地祗、祖先等亦折射出人間社會的羣體結構,代表着國王及巫師一類世俗領袖;而王、巫同時也是精神領袖。一般認為,大銅立人像代表的是最高統治者,其他人頭像代表的是統治集團的高級成員,所謂縱目面具等代表的是神靈,而具王者身份的巫師在下民眼中亦為神。總而言之,王與巫、人與神,在此複合交融,莫辯彼此.可謂王巫合一,人神一體。它們生動地反映了古蜀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識,形象地説明了古蜀先民的羣體關係。

第三組祭祀大典

本組陳列試圖通過模擬的祭祀大典場景,演繹古禮,揭示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表現當時的時代特徵。陳列借鑑成都羊子山祭台原形,製作了一座三級祭台,祭台四周擺放着根據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中人物造型仿製而成的陣勢浩大的拜祭人羣,祭台正中放置的就是本組的中心展品——青銅神壇。這件神壇是根據原件放大六倍後的仿製品。神壇共分三層,第一層為圓座及兩個怪獸;第二層是圓座及四面而向、雙手持杖的立人;第三層,先是山形座,再上面是呈方鬥形的神殿,神殿分四面,頂部四角飾有立鳥,方鬥上額鑄有人首鳥身像。整座神壇構思奇特、神異詭祕。它應是當時神廟中的重器。三千多年前的人們在這件神器面前該是何等的虔誠,怎樣的膜拜!在那個相信萬物有靈的年代,人們渴求豐產和豐收,希望神靈能賜福禳災,他們通過巫師為中介,把祭品獻給天地和諸神,祈求神靈的保佑。而統治集團也就是那些領袖兼巫師的人士,除了自己篤信神靈,也把“神”作為一種統治手段,藉神施法來統馭下民。祭祀成了第一等的國家大事。這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政教合一的神權政體。而三星堆古蜀國,正是這種典型的神權色彩極重的早期政權之一。

第四組通天神樹

本組陳列將展品與博物館的建築相結合,在螺旋形結構的中央天井安置了三星堆文物中最為宏偉壯觀和無比神奇的極品——神樹。這神樹是原件放大3.5倍後的精美仿製品。由底座、樹及樹上的龍組成,底座呈穹窿形。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每一層的三枝是靠後一枝,左右兩枝,呈對稱佈局。左右樹枝上分別有二果枝,一果枝朝上,一果枝下垂。向上的果枝上各有一鳥,共九鳥。樹幹上嵌鑄一條繩身馬面龍,龍頭有一對犄角,龍身有刀狀羽翅,前爪匍匐於樹座,身尾串連於樹幹,造型怪異,匪夷所思。全器結構合理,佈局嚴謹,表現出爐火純青的技藝和極高的藝術境界。

三星堆神樹是中國“宇宙樹”最具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的偉大實物標本,是一棵代表古蜀先民宇宙觀念的神樹。它反映了古蜀人對太陽和太陽神的崇拜,神樹枝頭的九隻立鳥,正是金烏——太陽的寫照。太陽及太陽神崇拜是人類諸神崇拜中的主神崇拜,三星堆神樹正是太陽及太陽神崇拜的產物。同時,神樹在古人的神話意識中,還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功能,巫師藉此神樹,連接天地,溝通人神。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4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這裏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淨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209國道和湘黔省道從縣境穿*過,銅仁大興機場距縣城僅27公里,交通便利。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老樸實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樑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這裏不僅風景優美,且地傑人靈,名賢輩出。

美麗的小城鳳凰山城,位於沱江之畔,羣山環抱,關隘雄奇。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牆下蜿蜒而過,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鐘兼鳴,懸崖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碼頭邊的浣紗姑笑聲郎郎,……啊!鳳凰猶如"一副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當你徜徉古城用條石砌成的巖板街時,兩邊的古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台樓閣重重疊疊,如巨龍飛舞,似鰲魚展翅。細雨聲中,彷彿傳來進香人的牛皮釘鞋敲擊街面,發出"叮叮"的響聲,使人產生隔世之感。

沈從文故居位於南中營街,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古院正中有小天井,用紅石方石板鋪成。天井四周為磚木結構的古屋,正屋三間,廂房四間,共十餘間。房屋矮小,雖無雕龍畫鳳,但顯得小巧別緻,古色古香。特別是雕花的木窗帶有湘西特色,格外引人注目。

經過整修,使這百年古院再現原貌。現門上掛有"沈從文舊居"匾額。右邊一室,是沈從文生平的照片,二室是沈從文書稿手跡,左邊廂房陳列各種版本的從文著作。正屋中堂掛着沈從文的素描畫像。左邊房是卧室,是沈從文出生的地方。右邊房陳列着大理石桌面的書桌等物。

萬樹桃花手自栽,病中猶為看花來。

兒童月與花俱長,各自拈花笑一回。

楊家祠堂始建於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佔地770 平方米,由大門、戲台、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台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龍刻鳳,戲台為穿鬥式,正殿為抬樑式,整個建築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祠堂座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牆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祠堂由大門、戲台、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佔地770平方米。戲台為單檐歇山頂,穿鬥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樑式建築,山牆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户、門、檐飾件均糸鏤空雕花,整體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5

遊覽麗江古城,不應錯過的是取聆聽下納西古樂。納西古樂這一被國外稱為“在中國各地已經失傳的音樂”,它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音樂》兩部分組成,它的珍貴之處在於它奇蹟般的保留了一些早已失傳的唐宋以來詞曲音樂。納西古樂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漢族和納西民族音樂相融合的獨特風格,具有濃厚的民族民間色彩。住在麗江古城,夜晚最美好的安排莫過於去聆聽下納西古樂。

忠義牌坊又叫石牌坊,這座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築遠近聞名,民間有“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説法。

議事廳端莊宏偉,是土司議政的地方。

光碧樓是後花園門樓,歷史上稱它為“稱甲滇西”

玉音樓是土司們接聖旨和歌舞宴會的地方。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產物。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園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中的古樸粗獷。

游到這裏,各位對古城可算是一飽眼福了,剩下的時間就留給各位自由活動。希望大家能夠玩的開心,吃的舒心,睡得安心。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6

各位遊客你們好!

今天由我為你們服務,我們今天要去參觀古城的小橋流水和玉龍雪山,現在請大家跟我走。

大家看,這襯着青瓦白牆的建築無比雅緻,水是古城的靈魂,給這裏帶來了無限的靈動與活力,你早上來的話,還可以盡覽古城的清幽及一米陽光的美景呢!這就是小橋流水。

接下來,我們來到麗江的玉龍雪山,玉龍雪山由十二座雪峯組成,是離赤道最近的雪山羣山,也是納西人心中的神山,山中冰川,峽谷,瀑布,還有在不同高度依次開放的杜鵑花組成了雪山最美的風景,這就是玉龍雪山。

接着,我們來到了雪山甘海子景區的藍月谷廣場,每天上午,這裏都會有《印象?麗江》的大型實景演出,木府大院是重新修建的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同時也是電視劇《木府風雲》的拍攝地,這就是藍月谷廣場。

現在自由觀賞,請遊客們注意以下幾點:一.不亂丟果皮紙屑;二.不做不文明的行為;三.不要到懸崖邊去。這次遊玩就到這了,希望你們喜歡我這位導遊,把快樂帶回家與家人共同分享,如果我有什麼不足的地方請你們多多提出來。祝你們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7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裏,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説,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裏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户户養花”之説。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遊,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8

各位嘉賓,現在小黎將要帶大家去遊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黎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着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台,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説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説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説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裏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説,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接着右邊是寫有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傑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説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黎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

各位嘉賓心目中一定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為什麼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黎一同去遊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為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採自周圍的山上,因為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同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麼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並非洋人所開,這裏的酒吧又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裏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後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這裏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於坊後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站在這裏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五畝,為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説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為什麼這樣有名呢?如果説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着人和陽光的餘温,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粧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只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着特別的嗜好和特別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户外活動便是坐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七年級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只有兩個字“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幹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閒了下來,這一閒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説是納西女人養出了納西文化。

納西族善於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築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築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數院等建築風格,並在門樓、前廊的設置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問四合院裏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雖説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但是到了現在,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閉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為“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美好典故,以此寄託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美好意願。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麼寓意。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9

各位嘉賓,現在小黎將要帶大家去遊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黎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着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台,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説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説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説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裏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説,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接着右邊是寫有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傑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説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黎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

各位嘉賓心目中一定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為什麼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黎一同去遊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為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採自周圍的山上,因為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同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麼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並非洋人所開,這裏的酒吧又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裏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後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這裏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於坊後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站在這裏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五畝,為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説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為什麼這樣有名呢?如果説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着人和陽光的餘温,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粧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只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着特別的嗜好和特別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户外活動便是坐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七年級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只有兩個字“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幹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閒了下來,這一閒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説是納西女人養出了納西文化。

納西族善於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築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築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數院等建築風格,並在門樓、前廊的設置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問四合院裏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雖説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但是到了現在,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閉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為“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美好典故,以此寄託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美好意願。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麼寓意。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10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導遊,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坐文化縣城——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縣城,它是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現在我們還有十分鐘的車程,我就先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古城位於山西省的平遙縣,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唯一一座世界文化遺產古縣城。平遙古城牆把平遙縣城一格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寶:古城便是其一。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全長6。4公里,為方形,城牆高12米左右,外有護城河。共有3000個哚口、72座故樓, 城牆內街道、鋪面、樓市保留着明清時期的建築;城牆外是新城,是一座古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想不已的勝地。“晉商”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家銀行“日升昌”票號,在這裏誕生。平遙鼎盛時期一度成為金融中心。可見,在中國金融史上,平遙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平遙有三三寶的是雙林寺,寺內的彩塑造像2019餘尊,是我們的“彩塑藝術寶庫”。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古城,大家跟我下車,來,首先映入我們呢眼簾的就是這青色的古城牆,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古城的整體形狀像只大烏龜,北門是龜首,南門是龜尾,東門和西門是烏龜的四肢。

現在大家跟我一起上游覽車,我們在車上繼續欣賞,沿着龜脊我們遊覽古城的大街小巷,大家可以看到這裏面是一派繁榮的景象,有古代的當鋪、錢莊、貿易商行,還有客棧、酒吧……都是比較豐富的,待會我們瀏覽車停了,大家可以自行參觀,看看有沒有想買的一些小紀念品,中引文這裏的東西還是比較有特色的。

平遙古城是一座雄偉的古城,值得我們流連忘返,希望大家多多去發現古城的“美”!現在大家就自行參觀吧,一個小時候在門口下車的地方集合,大家注意安全。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11

現在我們漫步在麗江古城有名的四方街上。大家知道嗎?這條古街雨季不泥濘,旱季不飛灰。看這石頭上的花紋莊重雅緻,與整個城市的環境非常符合。它是麗江古城的代表,位於古城的核心位置。也是縝西北地區的商業中心。四方街是一個大約一百平方米的梯形小廣場,大家看腳下,我們踩在五花石鋪的地上,這條街四通八達,一會兒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細細遊賞。

大家隨着我往前走,這就是位於玉河水系上的古橋,因為從橋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龍雪山的倒影,又叫映雪橋。橋長10餘米,寬近4米。橋面也是用五花石鋪成的。

我們下一站將要來到的是木府。現在看到的是木府,它是1998年重新建的。重建時在付內多添了一個古城博物院。它共佔地面積是46畝,坐西向東,木府裏大大小小共162間。有人遊覽後曾評價説,“木府是凝固的麗江古樂,是當代的創世史詩”。

走出了木府,放眼看到的是福國寺五鳳樓,它是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呈亞字形,樓台三疊,屋擔八角,具有漢、藏、納西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稀世珍寶和典型範例。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12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荊州古城。我叫諶威衡,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導遊,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説到荊州,你們一定會想到三國演義吧,那裏有許許多多讓人驚歎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裏面就有荊州,如劉備借荊州,關羽失荊州等。荊州一直以來都是行軍打戰的必爭之地。

荊州古城一共有六道門,分別是東門、小東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和南門,每座城門均設有“雙保險”,前後兩道門,兩門之間均設有甕城,可致攻城之敵於死地。六座城門原都建有城樓,現在只有東門和北門有城樓。因此我們遊覽古城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北門。東門又稱“迎賓門”它是迎接來使賓客的地方,所以城門最壯觀,特別是晚上天黑後,霓虹燈亮起,城門上的賓陽樓好似有千萬顆星星落在上面,光彩奪目。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古代通往中原和京城的唯一出口。

好了,説了這麼多,大家對荊州古城一定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出發前提醒各位朋友,荊州古城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希望大家能給予保護,不要隨意破壞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荊州古城,去探尋荊州古城的歷史印記吧!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13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來給大家介紹20xx年6月22日申遺成功的台兒莊古城。我姓王,叫王洋,大家可以稱呼我王導,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台兒莊是一座二戰名城,也是運河古城。它形成於漢,發展於元,繁榮於明清,還被乾隆皇帝御賜為“天下第一城”,看到了嗎?小朋友們,那塊牌就是當年乾隆所寫。1938年,台兒莊大捷,一舉成為中國抗戰名城。

台兒莊古城——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素有“中華最美水鄉”之稱,它坐落於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暨魯蘇豫皖的四省交界地帶。它是與華沙齊名的亞洲僅有一座的抗戰名城紀念城市,53處戰爭遺址保存完整,城內3公里的明清時代時期運河古道被旅遊專家組織稱為“活着的古運河”,是一座八大建築風格融為一體,七十二座廟宇匯於……好,我們不説多了,大家請看,這座古城西門上面還清楚地刻着繁體的“台兒莊”三個字,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進了大門,往南走不久,大家就可以看見一個郵筒,在這裏可以瞭解大清王朝發行的各種郵票。大家看,那個東西像不像一條龍舟?船,對,所以這條街叫船形街,看!這就是當年乾隆巡遊台兒莊的情景,滿族的服飾漂不漂亮?這邊的道升酒坊還完整地保存着以前的酒窖,酒就是這麼釀成的,大家可以細細觀賞。

看那邊的步雲廊橋是多麼金碧輝煌,它的建築是多麼精緻。大家可以去那邊的台兒莊大戰紀念館和李宗仁史料館進行參觀,希望大家能玩得高興,半個小時後我們在碼頭集合,謝謝大家!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14

下頭我們前往“納西四合院”參觀!古城民間在廣泛吸收漢、白、藏等民族的建築文化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構成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樣式。前後院一進數院的建築形式,在門樓、前樓的設置,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燈方面構成了濃郁的地方的色和民族特色。説到這我們走進去看看吧,那裏的“四合五天井”就是東南西北四坊房屋,每相鄰兩坊之間有一個小天井,再加上中間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着四坊房屋的樓上樓下都是想通的,所以也叫“走馬轉角樓”。

朋友們可能會問,納西民居哪一部分最具納西特色呢?那就是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芯-“四季博古”了。“四季博古”是納西語,翻譯過來意思是“福包四季”。體現納西民族對生活的厚望,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關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的兩扇,遇有紅白兩事、客人較多時,六扇門均可卸下來。窗芯在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異獸和完美的典故,寄託納西人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完美意願。

關於古城的導遊詞作文 篇15

閬中市位於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號稱“天下第一江山”。閬中古城位於閬中市城區南側,是閬中的歷史城區,也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古城(而非古鎮)。閬中古城和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遙、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春節文化的發源地, 中國AAAA風景旅遊區。 閬中歷史悠久,戰國時為巴國國都。公元前320xx年,置閬中縣,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歷代王朝都在這裏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漢唐時期,閬中是我國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學家落下閎創制了《太初曆》和世界第一台渾天儀;蜀漢史將張飛鎮守閬中七年之久,並於伐吳前夕在閬中被刺身亡;南宋抗金名將張憲為岳飛女婿,出生於錦屏山麓張家灣;張飛與張憲,並稱“二張”,一為“武聖”之弟,一為“武穆”女婿,一個生於閬中,一個死於閬中,都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馳騁無敵,最後都因意外原因被殺,是兩個重量級的悲劇人物;明、清時期,閬中一度成為四川臨時省會達20xx年。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閬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1985年國務院公佈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縣建市,為四川省直轄市;1992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20xx年被授予國家級生態示範市,20xx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xx年閬中市被聯合國地名研究機構正式命名為“世界千年古縣”。在“20xx全球旅遊度假論壇”上閬中被聯合國摯友理事會和國際旅遊營銷協會授予“國際最佳旅遊度假勝地”榮譽稱號。20xx年閬中再次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春節文化之鄉”。 閬中古城全景

閬中古城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天造地設,風景優美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裏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蘇軾曾讚道“閬苑千葩映玉寰,人間只有此花新”,陸游也曾在此留下了“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對錦屏”的佳句。閬中源遠流長的歷史,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留下了眾多韻味橫溢多珍貴的文化遺蹟。厚重的文化底藴和燦若羣星的眾多文物遺蹟,構成了閬中古城在發展旅遊中的獨特優勢。 閬苑仙境

“秦磚漢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京院蘇園韻,川渝靈性巴閬風。”這幅對聯完整地概括了閬中古城的特點和歷史風韻。歷史給予了閬中豐厚的饋贈,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和近200多處名勝古蹟,至今閃爍着奪目的光彩。保護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樓閣、摩巖石刻構成了閬中獨特的旅遊資源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氣勢輝宏的張飛廟、張飛墓冢以及蜀漢遺址文物,更是三國旅遊熱線重要的組成部分。閬中滕王閣和杜甫《滕王亭子詩》,可以跟南昌的滕王閣和王勃的《滕王閣序》相映成趣。“狀元洞”“狀元街”“三陳街”“狀元牌坊”“魁星樓”“清代考棚”等遺蹟,又讓閬中擁有了完備而豐富的科舉文化旅遊遺蹟。“雲台觀”“大佛寺”“永安寺”“天宮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天主堂”等遺蹟,涵蓋了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其中,道觀的歷史在兩千年以上,佛寺歷史有一千年,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歷史超過520xx年,天主教歷史也有百餘年。目前,以古城為中心,已經形成“古城南區”“張飛廟旅遊區”“東山園林”“錦屏山旅遊區”“滕王閣旅遊區”“古城科舉文化旅遊區”“天宮院旅遊區”等多處成片的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