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概念範文網>專題>熱點專題>

關於鄉村醫生的散文:難忘鄉醫

熱點專題 閱讀(2.89W)

難忘鄉醫

關於鄉村醫生的散文:難忘鄉醫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人一輩子啥都敢有,就是不敢有病。人一輩子啥都敢沒有,就是不敢沒錢。”人,固然是社會的主宰者,但人並不能把所有事都做得完美無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失誤和錯誤。你理想身體健康不生病,實際不會因你人品好不生病,或病得輕一些。你理想生活富裕不缺錢,實際不會因你人品好不缺錢,或錢多一些。

社會雖然進步了,國家儘管化費了很大氣力醫改,醫保,農合各種惠民政策應運而生,仍然難以改變藥品暴價和看病貴,看病難的社會現實。我的岳母胳膊腕骨折治療後第二十二天,僅拆了個線就收了160元治療費。我的小孫子出生後在醫院測量了一下黃膽,先是收取了七塊錢的掛號診查費,後又收取了八塊錢的治療費,如此收費讓人費解,這倒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治療,卻收取了治療費。如有病要住縣級以上醫院就診,看個發燒感冒一天沒有一千元左右下不來。街上的藥店裡賣藥更是滿天要價,一瓶鹽酸雷尼替丁多年市場銷價每瓶兩元伍角,而現在普遍升至五元八角,更甚者要價八元八角。

在我心裡,念念不忘的還是那些鄉村醫生。雖大病,特大疾病看不了,但頭痛腦熱,感冒發燒等常見病和一些疑難雜症卻各有套路。莊裡鎮的張長年大夫,一般小病五至十元便能治癒,稍重一些三至五天吊瓶七八十元就能康復,我住莊裡時全家全年治療費用頂多也就千二八百,去年到現在住在縣城,表面風光洋火,病卻看紅啦,一年下來醫療費一萬五六千元,是住鄉下的十倍,真是讓人難以接受。

20xx年夏季,大女兒為我家生下了一個男孫,全家人甭提多高興啦!當爺的我幸福得美哉美哉,通知親朋好友為孫子過了個滿月。孩子四十多天時,每天下午五、六點鬧著哭,餵奶不吃,活掙死掙,誰抱都無用,先後正規醫院看過多次,甚或找關係尋專家,藥買回好多,均無作用,孩子依然是個哭,一家人提心吊膽,生怕是啥不好的病。後聽我女兒的一個同學介紹 ,小惠村有個鄉醫叫(楊奎)的楊大夫看小孩病有奇招,於是開上車,拉著女兒和孫子慕名前去。

尋楊大夫看病並不順利。先是到他家後門鎖著,後經打聽得知他因病看的好,被鄉衛生院聘請去坐門診,於是我加大油門趕往小惠鄉醫院,結果醫院下班了又撲了個空。經聯絡有好心者提供了聯絡電話,這才放下了心。但不管怎麼打,始終是關機,剛才的那點小激動瞬時又變成焦急。沒有辦法,天熱加之堵車,孩子哭鬧又返回楊大夫的住處石灰道村,好在有個老朋友楊建榮老師接待了我們。在楊老師家等待的過程中,故友相見後簡談了過去的交往,主要內容談養兒管孫子的酸辣苦甜,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爺、奶、兒、媳、女、孫,卻有著相同的故事。

說話間,門口有人喊楊大夫回來啦!我和女兒趕緊抱上孩子走進楊大夫的家。其實等大夫的不光是我們,還有好幾個人,楊大夫很和氣的說∶“跟前的稍候,先給遠路上的病人看”。我們簡單口述孩子的病情後,大夫拿出聽診器給孩子前後細聽,並把左手平放在孩子肚子上用右手敲擊,再看舌胎、手指、腳指,經過一番診斷後,便開始了他的奇招。先是從醫療包取出一根小銀針和瓶內的藥棉,再是用銀針在孩子的十個手指頭和十個腳指頭上,快速猛扎猛擦,又用銀針在臉上,腦後,脖子前後,前胸後胸,肚子腰部,腳上腿上紮了幾十針。有幾處好像是穴位,扎得挺深,還要轉一下,疼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孩子的媽媽嚇得跑了出去,無奈的爺爺我只能堅守陣地,目睹這一從未見到過的驚心動魄,不,是割心割肺的難忍時刻。直到我看大夫放下了針,以為治療結束,玄空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誰知稍停片刻,又開始了治療。大夫用右手將孩子的腳捏緊,來個倒掛金鉤,提著孩子在空中亂掄亂轉,我嚇得喊出了聲,“我的媽呀”!接著把孩子放平,左於撫著肚子,右手將一雙腳腿壓折肚上,嚇得我頭上直冒虛汗,難怪有人說楊奎給娃治病有點殘暴,恐懼,真是不見不知道,一見嚇一大跳。

恐懼的治療結束後,楊大夫便給娃配了些西藥片片,在容器裡搗碎後分別裝了五個小包,叮囑說∶“共吃五天,每包三頓,每頓三分之一包”。回家後按照吩咐喂服,果然不到五天,一個難纏、糾結多日的孩子哭鬧病,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一家人忍不住感嘆:楊大夫真是一代神醫!

時隔四年後的今天,大女兒又喜添了一個寶貝兒,全家又高興不止。不知啥原因又如出一轍的害肚疼,於是我不假思索撥通了楊人夫的電話,對方說他人在武漢,問有啥事?我想,這下失塌咧。對方聽清事由後,說他在武漢長住,不過要回來辦個事明天即到。聽後我真是喜出望外,暗喜:天助我也。第二天他回來後,我激動的急把他接到我家,一番如法泡製後,我那心愛的二寶寶又安然了,還不時露出笑意。楊大夫四年前為大寶寶看病收費28元,四年後為二寶寶看病收費0元,楊大夫在當今這急功近利,一切向錢看的年代,真是世上少有,他這樣德藝雙馨的鄉村醫生,怎能讓我們老田家全家人忘記呢?怎能不讓人激動和感動呢?又不讓人敬佩與學習?!

本文作者:田三民

公眾號:一瓣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