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概念范文网>专题>学习心得专题>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次学习研讨发言稿

学习心得专题 阅读(3.05W)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次学习研讨发言稿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次学习研讨发言稿

在此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xx有关“三严三实”的专题论述,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进行了深刻剖析,下面,我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为主题,将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就是要做到不徇私、不谋私、不偏私。

xx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我认为公正无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不徇私。很多腐败案例证明,领导干部走向贪腐往往都是从“公私不分”开始,从贪公家一点便宜演化成索贿受贿,从为个人办私事演化成有目的的“权力寻租”。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干部就是群众的榜样,就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如果领导干部徇私枉法,群众就会上行下效,整个社会风气就会乌烟瘴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开支,接待客人不超标准,不搞迎来送往,不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不利用招商引资、出差之便搞公款旅游;严格按照车辆管理规定用车,不用公车做私事、接私客;生活上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不用公款为自己的消费买单,做到不贪、不占、不浪费。二是不谋私。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决定了我们党没有任何的私利,而作为党的干部也要自觉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以正确的“公私观”为基础,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地位观,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也是保持清正廉洁、提高执政能力、正确履职尽责的客观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谨慎用权,坚持民主决策,不搞暗箱操作,不搞钱权交易,让权力遵循法律的轨迹运行,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正如xx说的“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工交线重点项目多,园区企业多,在工作中经常要和很多企业和施工单位打交道,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心存私心,就会被他们的糖衣炮弹所诱惑,成为他们非法谋利的帮凶和推手,做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来。任职以来,我是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任何项目建设都按正规程序进行招投标,从未替任何人私下打过招呼,也从未在任何企业安插自己的亲属上班,因此,我才能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进行严格管理和要求,确保了各个项目建设如质如量完成任务。三是不偏私。“公生明,廉生威”,一个干部只有公正无私,才能兼听则明,才能不被人蒙蔽;“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要想在工作上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首先就要做到公正无私,不断提升个人形象,并以此来提高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经常审视自己,看一看自我要求严不严?对家人、亲属、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严不严?要拒绝自己生活圈、亲情圈、工作圈、社交圈内的一切跑门子、拉关系、搞交易的行为,做到不偏私、不为己,严把前门,严守后门,不为感情丧失理性,不为亲情丧失原则,不为友情丧失立场。如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治超和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处罚对象中难免会有我们的亲戚朋友,如果我们不能做到一把尺子执法,今天有人打招呼就少罚点钱,明天是谁的亲戚就放人情车,那我们的执法就势必会受到阻挠,工作就会开展不下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受到质疑。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执法,量化处罚标准,拒绝一切打招呼,不放一台人情车,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超限超载车辆大幅减少,运输车主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事实证明,只要我们阳光执法、公正执法,不循私情,我们的任何决策老百姓都会真心拥护。

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就是要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实事求是。

是非观是对事物“正”“反”的判断和取舍,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权力观、利益观、荣辱观等诸多观念的逻辑判断起点,任何一种思想观念都以是与非作为基本判断。领导干部的是非观,既取决于他的道德取向,客观地反映他的道德观,更取决于他的政治取向,真实地反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把握正确判定是非的基本立场和原则。我们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就是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原则和政治态度,就是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就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个人服从集体的观念,就是敬畏法纪、遵守法纪的底线。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只有政治立场坚定,才能在政治思想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上来;只有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才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是非抉择中筑牢政德的基石,永远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从长远、科学、全局、符合群众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政策,把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决不做坑民害民之事,更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换取自己一时的政绩。如我们在制定交通“十三五”规划时,只要是便民、惠民、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我们就要采纳。在涉及征地拆迁时,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项目前期准备、实施过程中多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使问题在事前得到沟通和解决,防止发生极端事件;在矿山整治、企业安全监管方面坚决不留隐患,即使利润再高、税收再高,也决不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开玩笑。二是要掌握明辨是非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非观说到底是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从什么角度看问题。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做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论是非,无论是历史问题还是现实问题,无论是政治原则问题还是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无论看人还是看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辩证统一、客观公正地看问题、论是非,始终站在正确的立场和真理的一边。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要从事情的多个方面剖析其原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处理信访问题上,我们如果简单地断定上访户就是刁民,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解决问题时就会武断,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我们要从信访人的家庭、性格以及我们的政策、工作方法和态度等多个方面去分析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信访人心服口服,自愿息访。尤其是有些信访问题的处理,不能简单地用不符合政策、不符合惯例来下定论,而应该站在信访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需不需要解决?能不能解决?要做到以人为本、情理结合。三是要养成正确看待是非问题的健康心理和良好心态。一个心胸开阔、心底阳光、心境平和的人,往往看人看事客观实在、理性正常、不偏不倚。是非观念混淆的人,通常伴有不正常心理和心态。在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克服从众心理、狭隘心理、偏执心理,尤其是阴暗心理等不良心理和心态,开阔思想、开阔眼界、开阔胸襟,保持正确的角度、正常的眼光、平常的心态,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如我们在选人用人上,不要看他是哪里人,而要看他是怎样的人;不要看他跟自己有没有利益关系,而要看是不是利于工作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不要看他有没有什么特殊背景,而要看是不是符合用人的标准和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用“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切实做到事业取人、公正用人。另外,当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心存感恩,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逆境中寻求希望,也能使我们在悲观中找到快乐。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和长期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组织,是组织给了我们一个岗位、一份工作和施展才华的空间,我们应该把感恩组织当作一种人生态度、当作一种生活境界、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工作,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作为回报。

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就是要以义为先,先义后利、义利兼顾。

立志于义,平时所行必然以义为准则;立志于利,平日所行则唯利是图。以官德政风为例,从政可以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动机有别。有的人看中俸禄官资,以一己之私为重,为官后不作为,甚至贪污腐化;有的人以义为先,为官心系国民生计,受百姓爱戴。前者只顾及个人利益,后者则是在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中实现个人价值。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新时期的义利观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就是以义为先。在肯定每一个人追求正当的合法利益的同时,要求每一个人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更加优先、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个人利益只有在不违背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才是正当的,才是受到保障的,才是值得追求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现实利益面前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否则,任凭物欲膨胀,必然会影响甚至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必然引起群众的不满。有些干部在对待家属、亲属的征拆利益时,不仅不做思想工作,反而推波助澜,唆使其站到政府的对立面,其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面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两难选择时,首先选择的不是国家利益而是个人私利。二是对待他人利益要倡义导利,取义舍利。所谓倡义导利,就是鼓励和支持他人遵纪守法、依靠诚实劳动,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获取个人的正当利益。取义舍利,就是群众有困难和发生危急时,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他人排忧解难。取义舍利是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和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心中装着群众,一心为民的高尚人格和公仆情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设身处地之心去体会群众的困难,以情同手足之亲去关心群众的困难,以刻不容缓之急去解决群众的困难,成为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权益上的维护人。如我们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就是一项充分考虑照顾到群众利益的惠民便民之举,因而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如我们园区对入园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倾尽关心,尽量满足到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真正把园区当作家,激发更多的潜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三是对待集体,要义利统一,终生取义。党员干部是党和人民利益的代表,只有从先集体后个人的实事做起,竭尽所能,为民谋利,而且为了发展集体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才是共产党人的义利抉择。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干部不能用一般的义利标准要求自己,必须以广大职工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满足于特定条件下曾做过的贡献,而应当无私奉献,终生取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不抱怨、讲奉献,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不论面临的问题多么复杂、矛盾多么尖锐、工作多么枯燥,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自觉地把工作当做一种精神追求,当做一种人生境界。